【奔流文化·寻陇】马铃声远,九条“盐马古道”的前尘往事

奔流新闻2023-02-28 19:54



探寻陇原盐井文化③

【1】


这些将这座盐井村落和外界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到底有几条,里程有多长?


古人踏出了从盐井镇蜿蜒伸展五州十县、辐射四面八方的九条“盐马古道”。东西两条:往秦州、长安方向的孙家峡、石墙沟古道;西南四条:往兰州、岷州、洮州、阶州、四川方向的木寨岭、东扎沟、分水岭、黄家山古道;走北三条:往巩昌府、兰州府方向的烟波沟、裴家沟、照世坡古道。


从盐井镇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它地处漳河沿岸,其交通四通八达,沿漳河南岸,一条古老的大道顺着漳河河谷向西延伸到漳河的另外一个古驿三岔镇,在这里有三条道路通往周边。向西北沿烟波沟而去。穿沟过峡,在缭绕的烟波云雾中到渭源、会川、临洮,直至兰州。这条商道同时沟通了洮河、黄河水系。向西穿越东扎沟就与如今的迭部县相接,漳县的盐商就进入了甘南。向西南而去,经洮州、宕昌等地,古盐商就打通了下四川的古盐通道。从盐井镇向东,顺漳河而下,穿过孙家峡,古盐道就接通了渭河水系。



在诸多古盐道中最具影响的要算去往四川盐道了。漳盐顺漳河河道而上,盐商的骡马队伍就到了现在漳县大草滩乡的酒店村,估计行程得一天,酒店村地处海拔三千多米的木寨岭,当天翻越也就不太现实了,为了迎接第二天更艰苦的行程,盐商们得在这木寨岭山脚下养精蓄锐,准备更充足的体力。


由于盐商们常年四季都是这样的行程与习惯,这个古老的山村也就成了盐商马帮的常住之处,歇脚之后,饮上几杯水酒祛祛风寒解解乏气,人们索性将这个山村直接命名为酒店了。由于漳县盐商常年四季下四川,跑成都,如今漳县的社火秧歌剧里仍然以《下四川》最为流行。


人们将漳县的这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道命名为盐马古道,向四川贩盐的商人们到了四川后,会让大队的骡马空返吗?他们一定会捎上那里的茶叶、布匹、日用器皿和本地产的井盐一起运到迭部卓尼等地,自然是俏货,而这里的马匹、毛皮、药材到了汉地那一定是利润可观。盐马古道实际上仍是茶马古道的一部分。


在元明时期,运送漳盐的“盐道”向东直达关中平原、黄河以南、潼关以西,这是何等广阔的区域。


【2】


到了清末至民国晚期,小小的盐井镇从几百户人家发展到了1000多户,成为陇原繁荣的商埠。全盛时期常住着十三省的客商。


盐井古镇的制盐业也带动了百业的繁荣。据地方志记载,时有各种字号铺面180多家。“复盛恒”“德兴茂”“天顺东”“世盛西”“忠信公”“全兴福”“正丰泰”“世兴元”“复盛堂”,听听当时这些响当当的字号,那种繁华的气息是不是有扑面而来之感?



漳县是与它的盐业一道走进历史的。先秦时期,在今天的盐峰山麓,漳水之滨,人们就已开始了汲水煮盐,“盐川”之名传遍陇上。


公元前648年,秦穆公先后灭掉西戎20多国,势力扩展到甘肃中部的洮河流域,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就在这一过程中,漳县一带被秦国占领,在发现了当地盐井生产上等食盐后,为保证秦国权力机构及军队用盐,便在盐井镇设立县一级军事建制的“盐川寨”;西汉时,昭帝刘弗陵曾于公元前83年主持召开了著名的盐铁会议,会上御史大夫桑弘羊以甘肃盐铁官营的成效为论据,发表了著名的《盐铁论》,提出了“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争,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的理论,他的这一理论和治盐方略,两千年来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汉时,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盐川正式设置障县(漳县汉时的古称),并在全国28个郡设专职盐官,障县盐产归陇西郡盐官管理。可见,漳县是跟随这方土地的盐业走进历史的。


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经历了至少4000多个春夏秋冬。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从盐井中汲取了多少卤水,熬制了多少食盐,已无法统计出一个准确数据。但就漳县盐业源远流长、从未间断、经久不衰、持续发展而言,足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来形容。


【3】


为什么盐井镇的地下有这么丰富的盐矿?


查阅到一份《甘肃省漳县盐井镇岩盐及盐卤水详细普查报告》,按照这份报告所述,早在1985年至1986年的一次地质勘探中,人们就发现盐井镇的地层中,“岩盐D级为1216.21万吨,其中钻孔控制范围内宜于边采边探储量715.6万吨;芒硝D级储量715.6万吨;卤水存储量120万至144万立方米。”


而这些数据并不完整,以上的矿藏量仅仅是在矿区中心0.96平方公里地方的勘探结果,事实上,岩盐及卤水储量沿矿区中心四面延伸,在离盐井镇矿区中心东南2.5公里的小井沟(原小井遗址,在学田坪、豆家坪之间西南1公里,元墓群东南斜对面)、东南10公里李家沟门村东岳庙后、东北4公里陈家磨村的盐水屲,都有天然的盐水泉(当地人称盐碱泉)。



几年前,曾去过青海的一些盐湖,临近湖边,一片偌大的雪白瞬间蹦入视野。站在山麓极目远眺,浩瀚的盐湖变成了天边一条淡蓝色的飘带,在薄絮般的雾霭深处若隐若现地蜿蜒伸展,这一刻,大自然为我们生动呈现了其高阶跃变的曼妙身姿。



而在我们的脚下,让时光无限悠远地过去回溯,直到远在2亿80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时代,在漳县一带就曾存在一个数百平方公里的烟波浩渺的内陆咸水湖,在漫长的地质演变中湖面最终像梦一样蒸发了,只有它的象征物,大范围大面积的岩盐矿藏保留了下来,被埋入地层中。



盐井古镇的岩盐矿藏属内陆湖相沉积,探明有开采价值的就有10多层。而为什么在这里会有盐泉随随便便出露?这是因为地质作用沿漳河河床将地壳和盐矿折断,致使盐井镇一带地壳翘起,埋层较浅,使岩盐表层的卤水顺地质裂缝渗出,出现了较大的露头盐泉。


于是便有了古代先民和盐泉的那一次无意的邂逅。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电话:19530461646    

微信:BL19530461646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蒋学英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