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焦中心丨健康“主咖”养成记:从降压食谱到救命技能,这场活动提升社区健康力!

奔流热点04-16 21:50

4月15日,拱星墩焦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内,一场“烟火气”与“专业范儿”碰撞的健康活动悄然升温。没有高深的理论讲座,没有单向的“医生说教”,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们化身“健康生活代言人”,与家庭医生团队共同解锁了慢性病管理的“社区新公式”——把健康技能揉进一日三餐,让急救知识成为邻里刚需。



健康餐桌的“降压密码”,居民自己说了算


“凉拌芹菜叶别扔!撒一把核桃仁,补钾护血管”“紫甘蓝焯水拌洋葱,花青素配皮素,双倍降压力!”活动刚开场,一位阿姨的“厨房实战经验”便引发热议。家庭医生团队秒变“课代表”,从居民分享中提炼干货:高钾食材平衡钠含量、膳食纤维促进代谢,更提醒“肾功能异常者需个性化调整”。现场没有复杂的食谱清单,却让居民秒懂“降压饮食不是顿顿水煮菜,而是找对营养组合拳”。家庭医生团队趁热打铁,为签约居民送上“厨房避坑指南”——少盐不等于难吃,香醋、柠檬汁、天然香料都能让味觉“支棱”起来!



家庭医生签约:藏在健康档案里的“隐形守护”


“签约可不是填张表就完事!”活动现场,健康小屋医护人员揭秘了家庭医生服务的“隐藏技能”。签约居民健康档案会记录血压、血糖数据,一旦异常,家庭医生立刻“追上门”;用药指导、定期随访、优先参与健康活动等福利,让慢性病患者从“孤军奋战”变成“团队作战”。一位刚签约的居民感慨:“以前总觉得自己管不好血糖,现在有医生盯着,心里踏实多了。”



急救培训“破壁出圈”:让救命技能回归生活现场


活动尾声,门诊负责人武瑞洁搬出人体模型,将气氛推向硬核科普时刻。“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保持每分钟100-120次”,看似枯燥的数据被拆解成“跪地姿势+掌根发力”的实操口诀。当有居民主动问及“如果被食物卡住喉咙该怎么办”,她立即切换场景,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站到背后,拳头虎口顶住肚脐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简洁的动作分解让围观人群自发模拟练习。没有特效镜头,没有夸张剧情,这场急救培训只解决两个问题:敢不敢动手?会不会犯错?正如武瑞洁总结:“急救不是医生的专利,每个居民都能成为突发意外的‘第一响应人’。”


基层医疗的“破圈逻辑”:让健康从口号变成习惯


这场活动看似“松散”,却用居民互助降低慢性病管理门槛,用家庭医生筑牢健康防线,用急救科普织密社区安全网。当降压食谱从PPT跳进街坊的菜篮子,当急救技能从医院的培训室落到社区的方寸地,健康不再是冰冷的指标,而是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选择。家庭医生的角色,正是串联起这些碎片的“社区健康导航员”:他们不替代居民作选择,而是用专业支持激活每个人的健康主咖力;不刻意强调医疗权威,却在动态随访和应急指导中默默兜住风险。而这场活动中恰恰印证了基层医疗的深层价值——让健康管理跳出诊室,变成一场全民参与的社区共治。


来源丨拱星墩焦家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歪猴

2025-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