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04-21 09:57
墨香淡淡,文字有情
环县五中八年级8班 贾懿甜
指导老师 杨苏洲
悠悠日暮,白光泛泛,晚风轻轻,牵动书叶。透过窗光影浮上纸页文字翩翩,恍若银蝶,跃于心间,赴一场纸与墨的邂逅。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好读书。如“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一句中,书于诗人而言胜似好友。苏轼又吟出“粗增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气质,乃由内发出,心中若有学问,定当气质不凡。又如《读书有所见作》中所言“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可见阅读于我们而言,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应当热爱读书,坚持读书。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旅程。
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完美体现了“坐地日行八百里”这一说法。读诗词,从景物中可体会出作者赋予的情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一句诗,中道尽山川秋色,夕阳余晖,我们看得见王绩对山野景色的向往,却看不见他人生不得意,对于现实的哀愁,仍积极去追求自然美景。比起此诗,唐代储光羲的《寻徐山人遇马舍人》中“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便更易看出诗人的情感。由春天山色变绿,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清新宁静。在诗中,汇情与景,让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拥有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细致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阅读,是一次思想的碰撞。
在民国时期,鲁迅在日本学医期间,看到中国人对于同胞受辱的麻木与漠视,决心弃医从文。他在《呐喊》中说“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因此他提倡文艺运动改变国民的精神。由此可见,思想乃人之本。对于一件事情十个人,便能生出十种想法。我们通过阅读可以体验不同的思维,看到不同的世界,体会不同的人与事。在思想的层面上,以文字的方式进行交流,不同的想法像火花的碰撞,每种不同的想法相结合,或许能产生一种新的想法。这是一件无比奇妙的事。
阅读,是一次心境的成长。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他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富足。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丰富的知识能让我们在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临危不惧。如阅读科普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名人传可以让我们获得启发和鼓舞,学习人生哲理和智慧;阅读寓言故事,可以启发读者思考,培养道德观念;阅读史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穿越千百年去重塑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饥饿分为两种,一种是肉体上的,另一种是精神上的。”在满足肉体饥饿的同时,阅读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久之,它已成为人类灵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暖阳下,在余光里,让阅读永驻心间。体味书页间淡淡的墨香,文字里作者赋予的情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杜平海
杨苏洲
2025-04-22
这篇文章写得好,有层次感,思路清晰。语言明亮,思想丰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