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字丨非遗美学焕发新生

奔流热点05-03 13:56

非遗美学焕发新生

华亭市第一中学高三(5)班  张楷明

指导老师  张涛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发展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久而久之,我们似乎淡忘了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非遗存在,仿佛看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非遗传承从未因时代更迭而停息,它始终根植于中华儿女的心田,如同苍翠劲松般郁郁葱茏。


时代发展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五千年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独特光芒,纵然时光齿轮在文化肌理上刻下印记,磨不去的是中华文明的璀璨;纵使岁月尘埃落满文化典籍,掩不住的是东方美学的魅力。当欧风美雨随全球化浪潮涌入生活,有人盲目追捧异域风情。审美选择虽属个人自由,但作为中华儿女,唯有先立文化自信之基,方能在多元碰撞中明辨美之真谛。深圳国际车展上,红旗汽车推出的国礼座驾令人瞩目:漆器工艺的流光溢彩,榫卯结构的精妙绝伦,敦煌飞天的曼妙神韵,正是这种文化自信的具象呈现。车门上栩栩如生的伎乐天女,恰似东方美学穿越时空的密码,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时代发展需要弘扬典雅的东方美学。国漫电影《哪吒》系列的成功,正是东方美学现代演绎的典范。导演饺子坦言:“我们无需仰望西方文化,因为华夏文明本身就是宝藏。”这份文化自信催生了创作热忱:太乙真人的憨态可掬源自三星堆青铜器的神秘纹饰,敖丙的龙鳞铠甲取材自敦煌壁画的绚烂色彩,山河社稷图的泼墨意境承袭着宋代山水画的空灵。那些只有中华儿女才能心领神会的文化符号——混天绫的炽烈、风火轮的灵动、乾坤圈的浑圆,无不彰显着东方美学的独特叙事。当这些文化基因在银幕上跃动,正是传统美学与现代审美的完美交响。


时代发展亟待传承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是奔涌的后浪,更是文明火种的传递者。近年来,非遗保护已成全民共识:宁夏中小学生剪纸课堂里翻飞的红纸,沧州武术少年虎虎生风的招式,短视频中苏绣传人穿针引线的专注,都在诉说着传统文化的当代觉醒。这种觉醒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示,而是让非遗走进生活场景。当苗银化作时尚饰品,当昆曲邂逅电子音乐,当二十四节气成为设计灵感,传统文化正以青春姿态融入时代脉搏。


庄子云:“薪尽火传,不知其尽也。”东方美学不应是尘封的典籍,而应是流动的江河。让我们以文化自信为楫、以创新传承为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让神秘典雅的东方美学继续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刘杨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WenS06 🌱

2025-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