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三泡台】旅行的意义

奔流热点05-05 18:35

图片1.png


让时间沉淀旅行


清晨六点的兰州,白塔山下的牛肉面馆已蒸汽氤氲。游客举着手机拍摄拉面师傅抖动的手臂,面碗里浮动的油辣子映出匆忙的打卡表情。这是再普通不过的早晨,黄河欢快地流过中山桥,吞没无数旅人的快门声。


甘南草原,经幡在暮色中翻飞。转场牧羊人的煨桑青烟,与游客露营地的烧烤炊烟在三千米高空相遇又各自飘散,远处观光大巴正载着穿藏服拍照的游客驶向郎木寺。这一刻,触摸到旅行的真谛:掀开风景绸缎,抚摸大地真实的生长纹理。


某个黄昏,乘羊皮筏渡河。筏工老马方言吟唱 “黄河上度过一辈子,浪花里醒来睡去”,他手臂上深浅的晒痕,恰似张掖丹霞地层剖面。当筏子被浪头抛起,忽然理解余秋雨笔下 “在陌生处寻找故乡”的悸动 —— 旅游是收集地理坐标,而旅行则是打捞遗落在时间中的记忆。


壁画的裂缝是文化脉络的时空延展


在敦煌,莫高窟的神秘深深吸引着游人。当你的指尖轻轻触碰洞窟的石壁,仿佛触碰到了千年前画师们的灵魂。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将对信仰的虔诚、对艺术的热爱,都融入了这一幅幅壁画之中。静静地坐在洞窟内,听着讲解员讲述壁画背后的故事,时光仿佛在此刻静止,沉浸在佛教艺术的海洋里,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与震撼。莫高窟的修复室里,老师用狼毫蘸矿物颜料填补剥落。工作台摆着三只颜料碗:北魏青金石、盛唐孔雀石,还有今早调制的合成颜料。“看这飞天衣袂,” 他指着扫描图细微色差,“我们补全图像,更要让后人看见历史断层。”在莫高窟的壁画修复中,我们窥见了历史的细微褶皱。


鸣沙山月牙泉,沙漠中的奇迹。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向鸣沙山山顶攀登。脚下的沙子细腻柔软,每走一步,都能听到沙沙的声响,仿佛是沙漠在演奏着独特的乐曲。登上山顶,俯瞰那弯如新月的清泉,心中满是惊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金黄的沙丘在微风中缓缓流动,而月牙泉却如同一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这片广袤的沙海之中。泉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沙丘,美得让人窒息。这一刻,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顽强。


从洞窟内的方寸之间,到苍茫戈壁上的巍巍奇迹,文化的肌理在时空的交织中愈发清晰。这种视角的转换,让旅行成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得以触摸到文化最厚重的脉络。好似斑驳壁画也有了呼吸,听见不同时空的旅人在此交换生生不息的希望。

 

行走本身就是修行


嘉峪关,巍峨地矗立在戈壁之上,是长城的西起点。雄伟的关城、连绵的城墙,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气势恢宏。站在城墙上,仿佛能看到当年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战争场景,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沿城墙裂缝行走,指腹触到 “万历十二年肃州卫戍卒赵三” 的刻痕。夕阳将万物的影子拉长,与六百年前值守士兵的身影重叠。而今,旅游大巴在停车场鸣笛集合,旅人在烽燧残垣间,收获时间馈赠的安宁。


张掖七彩丹霞,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连绵起伏的山丘,被赋予了红、黄、绿、紫等绚丽的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那层层叠叠的纹理,仿佛是时光的年轮,诉说着大地的变迁。观景台上,红裙阿姨们在 “最佳摄影点” 轮番摆拍,记录下此刻的美好,便于日后可以随时翻阅。我避开人群走向保护区边缘,砂岩褶皱里嵌着一亿年前的植物化石。旅行最奢侈的,是在永恒面前获得静默的权利。


在旅行中,你可以触摸到历史气压的温柔形态,它藏在砖瓦缝隙、方言尾音、美食热气里,是每个旅人都能共鸣的生命震颤。在旅行中,你可以感受到民间文化传承,他们用自己的坚守,让古老的文化得以延续,也让你对广袤大地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旅行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迷路、疲惫、意外状况等等,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学会了坚强、独立和勇敢。而人生亦如此,面对挫折和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而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在旅行中,你还会结识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旅人。大家在青旅的小院里围坐,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经历。有人为了追寻梦想,毅然放弃了安稳的生活;有人为了疗愈心灵的创伤,踏上了独自旅行的道路。每个人的故事都充满了酸甜苦辣,却也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你可以看到人生的多样性,而更加坚定自己继续前行的脚步。


旅行,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移,而是灵魂在陌生土地上的低唱。当我们踏上旅途,用脚步丈量山河,用心灵感知世界,实则是在寻找内心深处的共鸣,也是在浩瀚天地间探寻生命的真谛。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化作了灵魂的滋养,让我们在不断前行中,遇见更充实的自己。


山河之间我们的故事


夜游到中山桥,霓虹渐次熄灭。黄河在黑暗中奔涌,带走白昼的喧嚣,捎来明日的期许。想起麦积山北魏小沙弥的东方微笑,与临夏八坊十三巷捏泥人的孩童如出一辙;余秋雨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是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黄河流经刘家峡、盐锅峡,从兰州穿城而过,流过所有相遇与别离的渡口。白塔山隐入晨雾,牛肉面馆的灯次第亮起。终于懂得,古人称远行为 “游历” 的深意:游是身体跋涉,历是心灵镌刻。没有固定的路线,没有急切的目标,随心而行,随性而止。或是驻足在马牙雪山间的一株野花旁,欣赏它独自绽放的美丽;或是坐在黄河岸边古老小镇的角落里,聆听岁月讲述那些被尘封的故事;或是抚摸历史遗迹斑驳的长城墙壁,感受时光留下的痕迹。如同莫高窟层层颜料,每个时代的旅人都在同一片风景写下独特的注脚,而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感悟,终将成为生命长河里不朽的诗行,让旅行在时间中沉淀。


人生是一场殊途同归的旅行。当你在敦煌的沙粒中看见夜空中的星辰,在嘉峪关的砖缝里听见历史的叹息,在甘南草原的露水尝到格萨尔王传说的滋味,所有的终点早已不再重要。当双脚真正踏上广袤大地,才懂得旅行从不是浮光掠影的打卡,而是一场叩击灵魂的长吟。收获的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更是内心的成长与蜕变。那些与山河的对话、与陌生人的相遇、与文化的碰撞,都会成为你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它们让你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沿途的经历和感悟,在于人文山水间流淌着我们的故事。


文·图丨又夏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梁秋燕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