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05-19 22:48
当微观世界的奥秘遇上孩子们充满好奇的双眼,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火花?白发科学家化身“宇宙导游”,萌娃秒变“硬核讲解员”,5月17日——18日,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一个神奇的周末·核宇宙科学游园会”现场,数千名大小朋友化身“科学探险家”,穿梭于核宇宙奥秘与地域特色课堂之间,用好奇与热情点燃了整个科学殿堂。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省物理学会、甘肃省核学会、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奔流新闻·甘肃小记者6家单位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甘肃科技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省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华书店、西北书城、甘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7家单位支持的科普活动,吸引了超过8000名青少年参与。
现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85岁研究员化身“科普爷爷”耐心解惑,甘肃小记者变身“科学讲师”自信开讲,核宇宙魔法学院、粒子特工训练基地、原子核之环、甘肃科技馆特色科学课、“小小兽医”草药科普、科学绘版面制作等丰富互动项目,让参与者在趣味体验中感受科学魅力。
研究员开讲:跨越年龄的科学对话
在近代物理所报告厅,85岁的侯明东研究员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宛如开启星际之门的引路人。“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就从未停止。”他用略带沧桑却充满力量的声音,将阿波罗登月、旅行者号远征等科学史诗娓娓道来。当讲到“人类在月球留下第一个脚印”时,他模仿宇航员的动作,引得孩子们笑声连连;面对“黑洞是不是宇宙的吸尘器”“50亿年后人类会灭绝吗?”等天马行空的问题,他认真回答:“这些奇妙的问题,说不定你们长大后就能找到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的张丰收教授则带领观众潜入微观世界。在《拓展元素周期表:合成新元素》的讲座中,他将元素周期表比作“宇宙的密码本”:“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破译第八周期的密码,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就是这场‘密码战’的前沿阵地。”
甘肃小记者谢欣甜举手提问:“初二学生该如何学好物理?”张丰收教授笑着支招:“把生活当成课堂,比如观察水杯里的折射现象,都是学习物理的好机会。”
甘肃小记者钟慕航追问:“重离子加速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宗阳说:“比如加速器中的真空冻干技术,其实就是我们平常吃的方便面里的蔬菜包,就是利用加速器中真空冻干技术,这就是加速器真空冻干技术的成果,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萌娃科普天团:童声解读硬核科技
在粒子特工训练基地互动区,奔流新闻·甘肃小记者们身着统一马甲,俨然一副专业讲解员的模样。“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盲盒,人类已知的事物仅仅只占5%,剩下95%的暗能量和暗物质,还藏着数不清的秘密!”面对参观者的提问,小记者们用生动的比喻拉开了科普序幕。
当谈到大科学装置时,小记者们化身“科学小达人”:“就像古代大侠需要宝剑,科学家探索宇宙也需要‘神器’,天眼FAST、对撞机,还有我们兰州的重离子加速器,都是他们的秘密武器!”说到重离子加速器,小记者们现场当起“小老师”,通过碳十二原子的例子,将“重离子”这个复杂概念拆解成通俗易懂的知识。“原来重离子跑得比飞机快10万倍!一秒钟能绕地球6圈半!”围观的小朋友们发出阵阵惊呼,展区内充满了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与欢笑声。
甘肃科技馆展区:触摸历史里的科学温度
在甘肃科技馆展区,孩子们围在孔雀石、朱砂矿石旁,化身“小小考古化学家”。“原来颜料是石头变的!”随着老师捣碎矿石、调配色彩,孩子们亲手制作出千年壁画同款颜料,兴奋地比较着矿物颜料与水彩的光泽差异。
马家窑彩陶纹样成了数学课堂。孩子们拿着尺子测量螺旋纹间距,惊喜发现古老图案里的黄金分割秘密。临摹环节,小女孩林悦举着陶罐欢呼:“我画的同心圆和古人一样对称!”
下午时分,孩子们用气球、木板搭建迷你羊皮筏,往水槽里加水时紧张观察:“我的筏子能载六个硬币!”“三角形结构果然更稳!”欢笑声中,古老的浮力智慧代代相传。
地震报警器制作让孩子们既紧张又专注。“摇晃手柄就会响!”当报警器发出清脆提示音,孩子们既掌握了地震原理,更学会用矿泉水瓶等材料制作简易应急装置。
“陇南——阴平驿,草木钤印”课堂充满自然诗意。孩子们挑选枫叶、花瓣,用小锤子在棉布上敲出斑斓印记。“我要把这片‘春天’做成书签!”稚嫩的话语里,是对自然科学的无限热爱。
中国农业科学院展区:萌宠医院里的草药智慧
活动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的“小小兽医”体验区人气爆棚。孩子们跟着专家辨认艾草、黄连等草药, “艾草可以驱蚊,黄连能治感冒!”孩子们拿着放大镜观察药材,接着化身“小医生”,给毛绒玩具“诊断病情”。“这只小熊咳嗽,需要喝艾草水!”“这只‘小羊’发烧了,需要喝黄连水!”一位“小兽医”有模有样地说道。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草药的神奇魅力。
甘肃小记者展示区:“未来主编”诞生记
甘肃小记者科普展区“甘肃小记者·科学绘”更是热闹非凡。专职编辑耐心地向孩子们传授报纸排版绘制秘籍,从标题设计到插图绘制,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学习着。孩子们趴在桌上认真设计版面,从标题艺术字到插图创作,每个细节都倾注心血。“我要做重离子加速器特刊!”“我的恐龙灭绝科普版一定能登上报纸!”来自意大利的小朋友leo满怀期待地说:“我要把我学到的科学知识都画在报纸上,让更多人看到!”
“核宇宙科学游园会”里,孩子们通过完成非牛顿流体实验、显微镜观察等任务赚取“核币”。魔法学院、科普图书展、科幻绘画展等互动环节,让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探索的热情。
这场集智慧传承、趣味互动、文化交融于一体的公众科学日,首日参观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达4000人次,参与活动总人数超8000人次,正如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普讲解员宗阳所言:“我们希望用最温暖的方式,让科学的种子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当科学家的白发与孩子的笑颜相映成趣,当古老文化与现代科技激情相拥,科学的力量便在这场奇妙对话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文|奔流新闻记者 纪敏
图|奔流新闻记者 裴强 赵鑫远
视频|奔流新闻记者 赵相龙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柴立华
裴强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
赵相龙
奔流新闻记者 视频新闻
纪敏
奔流新闻记者 市民新闻
大头儿子
2025-05-21
很有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