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日历丨发现一只2000多岁的萌兽(长翅膀版)

央视新闻07-10 06:47


两千多年前

有一只长翅膀的萌兽

自带#中西文化融合#的标签

它到底什么来头?

今天一起认识

翼兽形铜提梁盉

01

长着10只翅膀的萌兽

竟是中西混搭风

这只肚子溜圆、外形有几分萌感的

四足矮脚怪兽

堪称春秋时期青铜界里的

“独一份”


△春秋 翼兽形铜提梁盉 甘肃省博物馆藏


在它身上

藏着很多中西知名神兽的身影

(你能找出几只?)

微昂的兽首是白虎



脊背上小憩的是朱雀



身体两侧及提梁上盘踞的是青龙



中国“四灵”中的三个在此集齐



细看兽身侧面回首的青龙

大有玄机

左右两条龙

竟然各有5只飞扬的羽翼



学界普遍认为

这只翼兽的原型

是西方神话中的神兽格里芬

格里芬又名狮鹫

一种鹰头狮身有翅的怪兽



△鱼尾格里芬青铜腰带饰件(对格里芬的崇拜在古代西亚至地中海一带广泛流传,它是强大、尊贵的象征)


两千多年前

中西文明的“梦幻联动”

造就了这只绝无仅有的青铜翼兽


02

调酒、温酒、盥洗

“身兼多职”的青铜盉

翼兽不仅造型独特

还“身兼多职”

作为酒器的一种

盉(hé)

可以用来温酒

王国维在《说盉》中

还描述了盉的另一种功能:

余谓盉者,盖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

古人饮酒前

讲究按比例加水于酒中

用来调和酒水的浓淡

再倒入杯中细细品尝



盉相当于古代的

“高定调酒器”

除此之外,盉还可以用作水器

与盘组合

形成“沃盥(guàn)之礼”


03

一件盉见证

“丝绸之路”开通前的文化交融

翼兽形铜提梁盉

出土于甘肃泾川县金明乡

春秋战国时期

泾渭流域地处秦与西戎交界

西戎,是上古时期在西北地区的一个以犬为图腾的非华夏部落。通过考古发现,大致证实西戎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陕西、甘肃一带。

又位于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位置

华夏文明与外来文化在此碰撞


△战国 虎噬羊纹金饰片 甘肃省博物馆藏(猛兽捕咬家畜构思受鄂尔多斯青铜牌饰题材的影响)


△战国 四鸟纹金饰片 甘肃省博物馆藏(以鹰鹫为主体,突出表现其钩状喙的典型手法,深受鄂尔多斯青铜牌饰的影响)


生活在这里的秦人

逐渐吸收异域文化

打造了兼具中原与外来文化的

混搭风产品

翼兽形铜提梁盉也就成了

“丝绸之路”开通前

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


翼兽形铜提梁盉

穿越两千多年

羽翼间凝结的是古人的巧手匠心

更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


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