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新闻09-16 06:58
这块巴掌大的织物
不仅是古代丝织界“技术流天花板”
每一寸丝线里还藏着
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小秘密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方格兽纹锦
方寸之间的技术巅峰
织出一幅九宫格版“动物园”
这件方格兽纹锦
是采用超精湛的二重经锦工艺
织出的一幅复杂版“九宫格”图案
那么,什么是二重经锦工艺?
经锦也称汉锦
是以彩色丝线织出斜纹重经组织的高级提花物
(提花是纺织物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
二重经锦则是经锦工艺里的“进阶版”
其核心特点是用两层经线织锦
第一层:表经,负责“颜值”
表经用颜色鲜艳、光泽好的丝线
织出能看到的纹样
比如方格兽纹锦中
褐、蓝、绿、黄色丝线织成的方格、兽纹等
都是表经“一线一线”织出来的
使视觉上清晰又亮眼
第二层:里经,负责“筋骨”
里经更像“地基”
通常用颜色相对朴素、韧性强的丝线
藏在表经的下方
不直接露在锦的外面
主要作用是“打底支撑”
让织物更挺括厚实、不易变形
还能让表经织出的纹样更立体、不易脱落
比如方格兽纹锦中的白色丝线
只有“表里合一”
才能成就一件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高级定制”
三种文化符号“同框”
见证跨越千年的丝绸之路
方格兽纹锦上的兽纹
简直就是行走的“文化密码”
这里每种动物的身份都不一般
牛在中原文化中是勤劳、富足的象征
代表着农耕文明的踏实与厚重
狮子随着佛教传播和西域文化交流进入中原
象征着威严与力量
大象则与南亚国家联系紧密
在佛教艺术中常被视为吉祥、庄严的象征
三种文化符号“同框营业”
简直就是一场北朝时期
东西方文明在吐鲁番上演的“微型剧场”
将三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动物纹样
置于同一锦缎的方格中
既有着中原传统经锦织造技艺的基础
又融入了西域地区织物图案风格的方格布局
展现了北朝时期
人们对不同文化元素的包容与整合
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生动物证
被“时间胶囊”封存的“标准样本”
方格兽纹锦出土于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
这里气候干热,年降水量极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通过设备检测文物的纤维成分
极端干燥的环境如同“时间胶囊”
抑制了微生物的活动
避免丝绸纤维因长期接触水分
而发生降解、断裂
为织锦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此外,桑蚕丝本身纤维结构紧密、韧性较强
在干燥环境下不易发生氧化变质
方格兽纹锦采用的二重经锦工艺
也使纤维之间的受力更均匀
减少了因纤维松散导致的破损
多重因素让方格兽纹锦自带“强化属性”
使它成为新疆境内
年代最早、图案最完整的方格兽纹锦实物
是研究北朝隋代染料配方、织机结构
及丝路贸易断代的“标准样本”
这方历经千年的织物
像一封来自北朝的“时空邮件”
满是丝路文明的小秘密
等着我们拆开细细品味
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梁秋燕
拾
2025-09-16
赞👍👍👍
小慕
2025-09-16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