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求变 智融深融】唱丝路新声 与世界同行——写在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三周年之际

甘肃日报5小时前


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记者 徐敏之 何征 雷雅妮


拥抱世界,看见甘肃。


2022年8月29日,第五届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上,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揭牌。这不仅是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是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一步。


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致力于深挖甘肃深厚的文化资源,更着眼于向世界讲好甘肃故事。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开设国际传播阵地的省级媒体平台,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徐徐打开文化之窗,让世界看见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


三载耕耘间,中心始终以文化为根、以技术为帆、以合作为桥、以人才为本,在跨文化传播的辽阔海洋中破浪前行,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甘肃篇章的亮丽窗口。


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现场解读“我们这三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深耕文化,历史与当下同频共振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拥有敦煌文化、丝绸之路、黄河文明等多张世界级文化名片。


中心聚焦敦煌这一世界级文化IP,在敦煌故事的国际化传播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精心打造《我从敦煌来》《壁画里的奥运会》《云赏敦煌》等融媒体产品;巴黎奥运会期间,推出《当奥运遇上敦煌壁画》原创报道,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系列评选;敦煌文博会期间,制作推出《敦煌文博会知多少》《人类敦煌 心向往之》《跨越山海为敦煌》等系列短视频,让海内外网友感受到敦煌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短视频《我在敦煌做研究》荣获第3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让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深入人心。


立足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推出《一场文化寻根之旅》《我是伏羲》等作品;深耕黄河文化,制作《大河之上》《河以甘肃》《Z世代走读甘肃》等双语短视频;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拍摄《新河西走廊》《这里是甘肃》《听,这就是文化共鸣》《“一带一路”的文化力量 | 我们在甘肃学中医》等双语纪录片,生动展现甘肃融入世界、共建共享的崭新图景。


一个个短视频、一篇篇文字,让文化不再是遥远符号,而成为可感可触的相遇,不仅彰显了甘肃的文化自信,更使中国形象在国际语境中变得更加亲切、立体。


智能机器人与嘉宾互动。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拥抱AI,技术与人文交融共生


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技术已成为重构传播生态、推动叙事创新的核心驱动力。甘肃国际传播中心积极拥抱这一趋势,依托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的技术支持,引入AI视频生成、虚拟场景复原等数字手段,打造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融媒产品。AI作品《壁画里的中秋》《字里甘肃·汉字之美——探寻“桥”字之美》《月牙泉长胖了》,内容生动有趣,吸引广大海内外网友关注;推出《伏羲印记 薪火相继》《AI里的中国年》,再现先民智慧、活化传统节日;创作《AI飞天冰雪奇缘》《数字主播带你看敦煌文博会》等创新作品,海外阅读量超百万人次。


今年9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路易·艾黎的故事为背景,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打造作品《不朽的春天》,用AI复原他在甘肃生活、工作的场景,栩栩如生。视频发布后,引发热烈反响。一位海外华人留言:“作为旅居新西兰的华人,读到路易·艾黎的故事倍感亲切。我之前参访甘肃,亲眼见证了他曾奋斗过的土地如今蓬勃发展,城乡换新颜,深感欣慰。”


数字时代,技术与人文交融共生,更能让传播有温度、易共鸣。


拓展渠道,合作与交流搭建网络


独行快,众行远。国际传播工作从来不是一座孤岛,而应是一片相连的大陆。


中心不断拓展国际媒体合作,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持续扩大海外“朋友圈”。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与白俄罗斯记者联盟和“明斯克-新闻”通讯社签署新闻合作协议,相互建立工作联络站。2025年5月,白俄罗斯媒体团一行来到甘肃日报报业集团交流访问,甘肃国际传播中心与白俄罗斯记者联盟和“明斯克-新闻”通讯社启动了“CHEERS”联合采访项目,双方携手讲好中国与白俄罗斯之间民心相通的故事。


与央媒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拓展海外传播渠道,双语外宣片《这里是甘肃》在CGTN电视及客户端播出;作品《黄河人家》在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华文化展区循环展播;作品《文化中国行 千年陇原 繁华今夕》落地法国《时代日报》和“法国新闻网”“欧洲科技网”媒体网站。


构建多层级、立体化传播矩阵,形成从中央到省、市、县贯通的多级融媒体系。成立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兰州新区、武威、定西、金昌工作联络站,设立专职“工作站联络员”,与各工作站形成大型报道协同参与机制。


重视人才,专业与创新赋能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讲故事的人。中心设立“国际流”网红工作室以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新媒体集团多方面支持工作室良性运行,激发创作热情,释放人才创新活力。经过近两年的培育,“国际流”工作室从乡村振兴、文旅、美食、时政热点等方面制作生产双语短视频100余期,推出的《机遇中国 我的中国经历》系列获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事转发,并入选中国记协“优秀工作室”。


为实现“甘肃故事人人讲”,甘肃国际传播中心聘任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的一批外籍师生担任“海外传播官”“国际传播翻译官”。联动中小学、高校与企业,贯通市县资源,汇聚海内外的甘肃“老乡”,充分激发一批批青年骨干、跨界人才的热情,共同参与国际传播工作。推出的“海外传播官走读甘肃”“少年话甘肃”等栏目,邀请了熟悉甘肃、热爱甘肃的外国人、中国人一起讲述甘肃大地上的生动故事。


令人惊喜的是,在甘肃,国际传播正变得越来越“日常”——秦安县小学生用英文讲述大地湾文化,金昌市英语老师出镜讲解博物馆,海外华人拍摄一碗牛肉面如何温暖他乡……每个人都是甘肃故事的讲述者,每一声乡音、每一次转发,都是文明互鉴的星光。


三周年,是一个小结,更是一次重新出发。甘肃国际传播中心正以更轻盈的脚步、以更开阔的视野,继续在对外讲好甘肃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路上一路前行。不仅展示甘肃的山水、历史与风情,更传递中华民族的思想深度、文化温度与时代气象,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贡献甘肃媒体力量。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杨倩云

点赞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