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⑥丨魏晋壁画砖,让千年文明“活”在课本里

奔流新闻10-30 18:41

10月29日,“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当AI遇见小飞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遗址,探访那些沉睡千年的壁画砖如何成为青少年历史教育的新教材。



2024年9月,全国新修订的人教版历史教材正式启用,90件国宝级文物被纳入其中,成为青少年了解中华文明的新窗口。其中,来自嘉峪关新城魏晋壁画墓的《牧马图》与《采桑护桑图》两幅画像砖,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生动的生活场景,成功入选教材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牧马图》


《牧马图》以简练线条勾勒出牧民放牧的日常,展现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畜牧业的繁荣;《采桑护桑图》则描绘了采桑女与护桑少年的协作场景,不仅反映了当时的乡土风情,更说明河西丝织业已有相当规模。尤为珍贵的是,图中采桑女子剪发赤足,与汉族高髻习俗迥异,却与龟兹“男女皆剪发垂项”的记载相合,生动体现了多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深度交融。



这两幅壁画砖之所以入选,不仅因其艺术价值,更因其作为“图像史料”的独特意义。魏晋时期纸绢绘画极少留存,而嘉峪关墓群以砖为载体,真实记录了犁地、畜牧、桑蚕、宴饮、出行等社会百态,形成“可视化的生产链”,为研究当时经济、文化、民族关系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证据。



将这些沉睡千年的壁画引入课堂,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一步。它们不再是博物馆里沉默的展品,而是走进青少年视野的历史见证者。通过课本,学生们得以跨越时空,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在河西走廊的风沙中,不同民族共同耕耘、贸易、生活,最终熔铸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张秀芸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⑤丨嘉峪关烤肉:魏晋人“认证”过的美味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④|魏晋墓壁画砖里的丝路盛景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③ | 骆驼城遗址:汉唐古城里的丝路遗韵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② 丨 祁连绝壁,艺术瑰宝诉说千年文明

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①丨科技赋能,千年壁画焕新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




编辑:刘杨

张秀芸

奔流新闻记者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
QQ空间
举报
用户评论

网友00811

2025-11-02

666

张志军

2025-10-31

《牧马图》《采桑护桑图》入教材,以艺术之美展现历史内涵,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

何成军

2025-10-31

魏晋壁画砖入教材,以实物史料助力历史教学,让青少年更深入了解中华文明。

一飞

2025-10-31

学习

网友7037

2025-10-31

这些壁画砖走进课本,使学生能直观感受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

gz

2025-10-30

👍🏻👍🏻👍🏻👍🏻

网友94871

2025-10-30

👍

可乐🍬

2025-10-30

👍👍

就这样吧

2025-10-30

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