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2023-04-01 18:41
嘉峪关市钢城街道:探索打造“五治”融合治理体系
自成立以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立足辖区特点不断健全基层治理思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三治”拓展至党建引领、居民自治、依法共治、以德善治、以智增效的“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切实造福一方百姓。
党建引领 把稳融合治理之舵
成立于2019年12月的嘉峪关市钢城街道,辖区面积119.8平方公里,下辖14个城市社区,管理服务92个居民小区,居民151167人。
其中,东安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辖区内分布着109个自建大院,呈现出私搭乱建多、安全隐患多、乱堆乱放多、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环境维护难、大院业主责任难落实的特点。
为全力解决各类顽疾问题,在钢城街道和东安社区的牵头下,发动辖区“互联共转”行动联建单位、党员志愿者以及居住在大院内的居民共同参与,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不文明行为曝光、定人定点定时轮班监督、文明大院奖励等诸多活动,既补充了街道社区人手不足的短板,又调动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随着活动的开展,居住在辖区内的流动人口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大院内外绿化美化的提升也让大家纷纷点赞。
一直以来,面对共治共建合力作用急需提升,综治维稳压力较大,矛盾纠纷介入调解难等治理难点,钢城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居民需求与社区服务顺畅对接,形成了一个街道,十四个社区,联动各个辖区成员单位,互联公转单位等的“1+14+N”特色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取得了显著效果。
居民自治 夯实融合治理之基
解决和实现居民反馈的急难愁盼问题,获得居民的认可和认同,进而吸引居民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是社区治理的目标。
在具体工作中,钢城街道积极推动基层自治回归居民本位,搭建协商议事“两大平台”,通过提、议、决、办、评“五环工作法”,探索出“急事”快办、“难事”协办、“愁事”共办的“三事分流”社区治理工作路径。建成了紫轩社区“睦邻和事驿站”、建设社区“楼院议事厅”、大众社区“院落议事厅”等居民议事载体,将居民反映的难题,以议题的形式提交居民议事厅进行商讨解决,再分流联办,最终彻底解决。
大众社区辖内嘉兴、嘉泰及大众嘉园三个小区因建造时期不同,导致治理出现断层,历史遗留问题重重。消防通道被自建小房堵成“断头路”、公共空间和健身场地局促、低矮围墙生生隔断了两栋楼间的联系、小区生活区与企业办公区域混为一体……小区内环境“乱”字的背后,是居民们一言难尽的“囧”字。
大众社区迎难而上,联合社区居委会在居民小区深入开展民情走访、做足居民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大众社区“院落议事厅”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协商制定改造方案,历时五个多月,通过拆除违建小房、不合理围墙等,最终将三个小区合为一个大小区,形成了集健身器材、物业服务、公共管理等共享共治的大型生活小区,为居民营造了干净、整洁、和谐的宜居家园。
依法共治 筑牢融合治理之纲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单元和“末梢神经”,推进社区法治化建设,才能切实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钢城街道在抓好社区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出建立一个综治中心、落实四方责任、开展五诊模式、抓好六项工作机制的“1456”工作法,探索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和法治宣传新路径,并以此作为实现居民群众自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钢城街道明珠社区辖区地处城乡接合部,随着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加快,辖区人口的构成越发复杂,群众服务需求愈加多元,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凸显。婚恋家庭矛盾占到矛盾纠纷总数的60%,尤其是外地年轻夫妇在本市打工,法律意识淡薄,在发生家庭矛盾时缺乏理性认识,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和维护家庭权益。
针对辖区的特殊情况,街道、社区建立了普法队伍,开设“法治课堂”、打造了“文化长廊和普法宣传墙”。调动“三官一律一所”等下沉社区政法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法治建设,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和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以良法促善治,提升居民群众的法律底线意识和红线思维。
以德善治 铸就融合治理之本
德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标志。“德治”是实现市域“善治”的重要基石。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钢城街道紧紧围绕“明大德、守公德、弘美德”工作思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道德讲堂等宣传教育主阵地,探索实行“立德、养德、树德、弘德”标准化、精细化、社会化、智能化的“4+4”德治体系建设,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党的优良传统、中华美德典故、身边模范典型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钢城街道建设社区大力弘扬“家文化”,努力创建“五和常在”邻里关系,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
通过举办“合家汇”共享集市、“邻里一家亲”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拓展社区服务职能,让“共享集市”成为服务群众、凝聚民心的重要载体。同时还制作了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现场听取群众满意度和意见建议,为办好群众家门口的“集市”汇聚智慧和力量,让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成为每一个建设者的行动自觉。
以智增效 提升融合治理之力
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加强基层智慧治理建设,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嘉峪关市钢城街道各社区以“智慧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手段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从“传统管理型社区”向“数字服务型社区”转变的道路,全面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
“锦尚世家7号楼西侧处有废弃桌椅等杂物堆积,请速去查看,并及时处理”……在“智慧社区”平台管理下各种不文明行为无处藏身,大大节约了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服务人员巡查的时间和精力。
针对居民反映较多的出入登记和外来人员识别等问题,搭建“一图一网一平台”智慧社区服务架构,结合GIS地图技术,把“人、地、物、情、事、组织”等立体信息全面展现在地图中,实现网格、建筑、人口、重点事件、视频等信息的可视化管理。
将社区、业主、物业、部门纳入智慧社区平台端口,利用“互联网+”优势畅通居民、社区工作者、物业、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互动,建立“发现-受理-处理-督办-反馈”的闭环模式,形成“社区呼叫、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管理服务模式,实现提供服务与解决诉求的精准对接。
从“三治”到“五治”,在传统治理智慧的基础上,利用科技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一直在努力。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李冰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