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热点06-29 16:51 53.22万热推
□ 王 莉
一、《长相念》值得长想念
2024年6月28日下午,兰州,雷雨突袭,瞬间倾泄。不久,板元发朋友圈,湿湿的小巷,红墙,黑伞,几位年轻的舞者,似在争执,似有愤怒,还有迫于无奈席地而坐的垂头丧气,情绪满溢,扑面而至。
我问,在冒雨排练吗?电话那头,她扯着嗓子说,被她的学生们感动得快哭了,上课的时候不听话,没想到演出效果这么好,她都被震撼了,你一定要早些来看。
我去时,已是晚上7点多,完美错过演出。但是,正好碰上首届YELLOW RIVER(黄河)戏剧节开幕,板元编剧、导演的小剧场戏剧《长相念》揭幕演出。
剧场有些简陋,像是厂房临时改建。但是戏一开场,观众一下就被吸引。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像电影蒙太奇一样,压缩了空间,压缩了时间,我似乎从中看到了几千年的波澜壮阔,看到了几千年的人世悲欢,看到了几千年人们的守家卫国,看到了几千人们对待女性的思想流变。
演出后,有嘉宾评价说,这部戏剧本流畅,有文学性;有评价说,这部剧折射出很多思想观念,需要消化吸收;还有评价说,演员功底扎实,甘肃戏剧有后起之秀。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王正茂说,演出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一是思想性,能引起年轻人共鸣;二是现代性,实现戏剧的现代化,是需要很多人付出努力的,这是戏剧发展的方向;三是融合性,这部戏集话剧、秦腔,还有现代的一些艺术形式于一体,让人耳目一新。演出开始很轻松,越演越呈现出灵魂的追问和思想的撞击,节奏特殊,留有空间,富于张力和想象。
对此,我深以为然。
其实。这已是我二刷本剧。前一晚,该剧首演。这是一部沉浸式的戏剧演出,观众区也是表演席。我坐在靠近走道的地方,第一次近距离、特写式地观察戏剧演员,那不被围观打扰的专注神情,那溢满泪水坚定明亮的眼神,灯光下,如同一记电流,激荡身心。
戏剧,不是个体的艺术。我认识这部戏的几位主创,比如执行导演郑云洁,活泼,开朗,热情,执行力强;比如灯光设计缪伟,年轻,有才情,有人说他又瘦了,我心想,肯定是被才华压瘦的,他太忙了,甘肃的很多大戏,都有他在舞台设计上的灵光乍现。音乐也好,可惜我还没有采访。但是,我细心地观察过,司鼓稳坐舞台一侧,腕力强劲,刚柔分明,气氛渲染,分秒都在情绪暴点上,特别是以一种嘈杂的意识流,着力呈现女性的心理困境与自我觉醒,极具戏剧张力,我都有些纳闷,他是如何跟演员做到配合分毫不差的。
演出成功,朋友们祝贺板元“板导有戏”,鲜花纷至,掌声不断。我才发觉,自己草率了,空手而至。但是,《长相念》真的值得长想念。
二、现实主义是风格,现代性才是本质
板元的戏,很写实,也很浪漫。《长相念》取材于历史传说,讲的是“孟姜女哭长城”,但是并不限于历史,从中,你会看到撸串、家暴,还有做不完的家务,等等。如同剧中台词所言:“所有的旷世情缘都得具备戏剧性”“喜剧的本质是悲剧”。
透过表象,我也发现,板元的戏,现实主义是风格,是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现代性才是其本质。所谓现代性,即书写描绘现代社会的表象特征及精神本质,这可能是板元着墨的重点和她的戏剧理念的聚焦点。
记得去年冬季的一天,北风卷地,大雪如席,高速公路临时管制,我们一行五六个人,穿越乌鞘岭,坐了六个多小时的车,前往金昌大剧院,看板元的新戏内审。
不知道是艳阳天里有她,还是有她的地方就有艳阳天。一下车,阳光温煦,些许风寒,一切都刚刚好。那天的演出,欢乐而又热烈,动情而又引人深省。我一大把年纪了,也没能忍住,和满场的小孩一样,一起摇头晃脑背唐诗,一起跟着鼓点传道具。
那是一部名叫《嗨!小五》的现实题材儿童剧,叙事视角独特,以人工智能手机“小五”为切入点,通过他的成长和思考,来探讨手机的出现到底好不好,来审视和反思人与电子产品之间的现实议题。记得在看戏的中途,坐在我前面的妇女,诚恳地对孩子说,“妈妈错了,以后每天给你半个小时看手机”,我听了也很触动。
第一次深刻认识板元,也是在朋友圈里。她郑重宣告,第二天一早,和土鸡同时抵达,为保证新鲜,请兰州的朋友们及时和她联系领取。那时,她在陇南市武都区洛塘镇沟底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来,甘肃本土著名纪录片导演孟子为在拍摄系列纪录片《甘肃扶贫进行时》时,开篇讲述的就是她的故事。
干什么都认真,干什么都要干好。在村子里的几年,她和村民们吃一样的饭,说一样的话,干一样的事。2019年,她走的时候,村民们不舍、落泪。她说,“我会记得我爬过的每座山、走过的小路和蹚过的河;我会记得,我吃过你们的饭,还有你们烤的土豆,这些都将是我人生的瑰宝”。2021年,我在纪实文学《百年黄土地》里,以长长的篇幅,写了她的驻村故事。
可能是因为对生活感受之真、之深、之切,所以,在板元的戏里,少了些高台教化,多了些带入感。作为观众,你会不知不觉,就跟着她一起发现问题,一起探讨,一起思辨,最终,认同并有所感悟。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戏剧,也是戏剧里的生活。
三、在传承与孜孜以求中,厚积薄发
2024年6月28日旁晚,兰州岚沐文创园,通往剧场的小巷上,小高一个人站着。我问,你在这干什么。他说,负责迎宾。郑重的模样,让我忍不住笑了。小高是板元的儿子,正在上中学,喜欢跳街舞,参加过比赛,能挑战高难度的动作。我常常能从板元的戏里,感受到街舞的元素。一看到这些,我就想起板元的生活,想起她热爱戏剧的妈妈。
几年前,板元邀请朋友们去看她妈妈的创排的戏。她的老家在陇南市西和县石堡镇包集村,她妈妈包红梅长期在基层工作,负责文艺工作,热爱戏剧艺术,上世纪90年代创作的剧本《白花曲》获得巨大成功。《白花曲》被排演成戏后,我省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窦风琴凭此演出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板元妈妈包红梅退休后,心系文化艺术事业,组织村民自发创排改编历史剧《葫芦峪》,在2023年4月举行的“梅绽新韵 花开定西”第七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上,荣获甘肃戏剧“红梅奖”优秀展演剧目。
板元写戏、导戏,都很放松,游刃有余。比如说,马上开演,她照样和我们一起吃饭,一起在观众席上坐一会。我不知道,她是压抑着内心的紧张,客气地陪伴,还是本来就这么放松。不像我,遇到点事,什么都没干,先把自己紧张的要死,有多狼狈有多狼狈。似生活,又似工作,她这该死的松驰感,让我羡慕又嫉妒,想学却学不来。
后来,无意之中,我才了解到,板元学的是导演专业,科班出身,家里有良好的戏曲传承,本人长期孜孜以求,如此积淀,犹如高手舞剑,无形胜有形,放松自是必然。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板元,是她的小名,她的大名叫刘玮,是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四、小剧场与戏剧节:前卫、先锋、探索与实验
一场新雨,碧空如洗。
黄河之滨,首届YELLOW RIVER戏剧节开幕式简约而不简单,年轻的身影到处涌动。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周琪致辞时,他的声音激情澎湃:
“当一群怀着戏剧梦想不甘于沉默的追梦人聚集在黄河之滨的大美兰州,去奋斗去创作,去逐梦去追寻心中那个戏剧理想国之时,我们拥有了未来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奥尼尔、曹禺。我们的戏剧破茧而出,一飞冲天。我们的戏剧既传统又现代,我们的戏剧既朴素又时尚,我们的戏剧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戏剧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的戏剧真实可亲。我们的戏剧演绎了真善美,讲述了最真实的家国情怀。”
“让戏剧的荣光照耀我们的心灵,让艺术的盛火点燃我们的生活,让人民的舞台浸润我们的灵魂,让文明的力量推动我们的前行!”
现场掌声雷动。
据悉,2024首届YELLOW RIVER戏剧节是西北地区首个小剧场戏剧节,由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甘肃演艺集团舞美中心、伊阿古戏剧工作室、兰州岚沐文体旅创意产业园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于6月28日至6月30日在兰州岚沐文创园举行。本届戏剧节的主题是“破茧”,寓意西北戏剧的破茧重生和破局,也预示着西北小剧场戏剧军团矩阵的初步形成。
戏曲小众化与多元化是21世纪中国戏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此为契机的都市新戏曲与都市新戏曲圈正在逐步形成。以小剧场戏剧为标志的中国都市戏曲,是中国当代戏曲艺术本体自身发展蜕变的缩影。
小剧场是一种前卫的艺术,来源于传统戏剧艺术及各个艺术门类的积淀,先锋、探索与实验性,是其突出特征。对于吸引年轻人走进剧场、热爱戏剧,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次达18.69万场,比2019年增长471.07%,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次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本届戏剧节共有“剧场演出单元”“嘉年华路演单元”“戏剧工作坊单元”“艺术家分享单元”“对话黄河边戏剧论坛”“剧本围读”“戏剧集市单元”等七个板块。
“剧场演出”有《长相念》《颜如玉》等剧目悉数登场,华彩展现。
“嘉年华路演”特邀甘肃省专业戏剧院团、高等院校戏剧社团等活跃在文化艺术创作的一线团体,在主会场的车间、小巷等场景中演出戏剧作品,让街头表演直接连接戏剧与城市,使观众沉浸式体验戏剧。
此外,本届戏剧节还特别邀请了国内先锋戏剧领军人物,参与到“戏剧工作坊单元”“艺术家分享单元”“对话黄河边戏剧论坛”“剧本围读”等板块中,进一步扩大甘肃青年戏剧人的创作视野,为甘肃戏剧带来创作观念上的启发与思考。
夏风微醺,阳光正好。
戏剧栖居于城市,精彩正在继续。
你怎么能不去看看呢?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