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10-10 08:02
【牢记嘱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用情用力惠民生——我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就业门路更加宽广,社保日益健全,社会救助更加完善,教育医疗资源更加均衡……一件件、一桩桩民生实事,汇聚民心,关乎大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5年,也是我省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建设硕果累累的75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民之意、关注民之忧、化解民之困、改善民之基,不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用实际行动书写幸福温暖的民生答卷,推动陇原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夯实就业之基,筑牢民生之本
就业稳,民心安。作为民生之本、稳定之基、发展之源,就业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我省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全省人社系统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稳就业工作安排,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连续多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2万人以上、年均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以上目标任务,全省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今年截至8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5.2万人,同比增长1.5%;全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18.8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9.3万人,实现了应转尽转。
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丁凯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将“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列入为民实事项目,采取省级财政适当补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每年帮助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就业。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张玉娜是今年兰州市支持2000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的受益人之一。
“我就业的地方是兰州大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提供的岗位很符合我的专业和预期。”张玉娜很满意现在的工作。
日前,兰州市城关区2024年支持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省市为民实事项目完成。9月初,1080名高校毕业生到131个基层单位工作,从10月起,兰州市城关区人社局将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补贴期限为3年。
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省外输转与省内拓岗双向发力。同时,通过以工代赈项目、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种渠道,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人社部门抢抓春节后求职用工“高峰期”,大力开展“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今年1至3月,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900多场(次),提供岗位数191万个,“春运”期间通过包客车、专列(专厢)、包机等方式“点对点”输转务工人员11万人。
为扎实推进就业帮扶,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我省分类支持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前全省乡村就业工厂累计达到2571个,共吸纳就业9.4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6万人。同时,统筹开发管好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创新开发“长城巡护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促进就业帮扶与长城保护事业等有效融合,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人社部门通过公益性岗位共安置脱贫人口14.1万人。
兜牢民生底线,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
静宁县仁大镇杨湾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胡继万
去年年底,48岁的民乐县洪水镇新丰村的村民薛飞患了重病,治疗花费3万余元,妻子照顾他的生活,两个儿子一个没有稳定工作、一个还在读书,一家四口生活陷入困难。
今年3月,薛飞向洪水镇政府提出了救助申请。接到申请后,洪水镇民政助理员第一时间到薛飞家中进行核查,走访其邻居和村干部。经核查,薛飞一家年人均收入超过了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标准,但低于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于薛飞后续治病有持续支出,他家符合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条件。最终,作为因病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薛飞一家得到了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
今年6月,薛飞收到了两笔救助款,其中一笔为11228.22元的医疗救助金,另一笔是5600元的临时救助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020年以来,我省全面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优化总体设计,先后出台实施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社会救助重点从低保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扩展,完成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整和升级。
民政部门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提高保障标准等措施,让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低保对象从417.5万人减少到187.56万人,低保人数减少229.94万人,降幅55.07%,年救助资金从70.7亿元增加到116.56亿元,增幅达64.9%;全省城市低保标准由2012年的3120元/年提高到8400元/年,增幅达169.2%;农村低保标准由2012年的1488元/年提高到5580元/年,增幅达275%;2024年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为10920元/年、7260元/年。
目前,我省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基本建成,开始向系统化、精准化迈进,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社会救助事业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保障了全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住兜准兜牢了民生底线。
社会保障工作连着千家万户、事关民生福祉。
近年来,我省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并轨,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稳步推动更多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等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从制度层面将城乡劳动者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截至今年8月,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429.14万人次。
同时,我省取消灵活就业人员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现自主选择参保地、缴费基数、缴费时间、缴费网点,推动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引导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
我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待遇确定和合理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截至今年8月,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58元,失业保险金达到一类区1818元/月、二类区1764元/月、三类区1719元/月、四类区1665元/月;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月人均水平分别达到3768元、2752元、1649元。今年7月,全面完成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发放工作,惠及全省180万名退休人员。
医有所保,增进健康福祉
走进古浪县横梁乡中心卫生院(绿洲医院),门诊大厅宽敞明亮,就医场所温馨、舒适,医护人员正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诊疗。
“现在方便了,身体不舒服,出门走几步路就能到医院,这里环境好,服务也好。”前来就医的王奶奶连连夸赞道。
这是我省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优化现有资源配置的一个缩影。
我省坚持把发展卫生健康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卫生资源拥有量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267个,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质量不断提高,120急救网络覆盖所有农村人口。
我省持续深化基层首诊“三医联动”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基层首诊制度落实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基层首诊制度,开展万医下沉强基层行动,推动专家、基金、患者“三下沉”,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住院率、满意度“三提升”,激活基层发展活力,全面保障城乡居民就近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翻阅我省医保的“民生账单”,一个个暖心变化,记录着百姓不断提升的医保获得感和持续上涨的幸福指数。
“得病后,每次去医院看病要花费好几万元,有了医保报销政策,现在每次只花费一两千元。”定西市安定区葛家岔镇清明村的张奶奶说。
今年75岁的张奶奶,因患肿瘤多次住院治疗,治疗费用高,现在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报销后,个人每次只需要支付很少的一部分费用。
张奶奶享受的医保红利,是我省医保部门落实落细医保惠民政策,不断推进医保民生实事让群众医有所保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省医保部门持续推进落实低收入人口参保全覆盖、资助全落实、待遇全享受“一站式”结算等4项底线性任务,建立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将经三重保障后医疗费用负担仍较重的患者信息反馈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实施综合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三重制度保障范围,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16%,国家脱贫攻坚后评估考核连续三年反馈我省问题为零,工作成效得到充分肯定。全省基本医保参保率连续6年稳定在95%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454.65万人,参保率为99.58%,位列全国第五。
医保部门不断优化完善待遇保障体系,着力健全完善参保缴费、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等政策,完成了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群众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整体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
此外,我省逐步规范统一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全省累计有2389.96万人次享受医保报销86.02亿元;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将276.47万“两病”患者纳入保障范围,累计减轻负担9356.15万元。
多管齐下同向发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让农村学校有更好的食堂,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急难愁盼,是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促进我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
我省教育部门聚焦群众对教育的急难愁盼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统筹实施“强县中”“增学位”“建宿舍”“扩食堂”“改厕所”等教育为民实事项目,努力打造教育头号民生工程。
前不久,在临夏州和政县三合初级中学任教的教师杨晓莉、罗建明等搬进了学校新修建的教师周转宿舍。杨晓莉说:“以前,学校的很多教师在县城租房居住,路途较远,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往返更是困难。现在,我们都住进了教师周转宿舍,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更充裕了,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教学。”
安居方能乐教,乐教方能优教。为持续改善和夯实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基础,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我省连续多年将教师周转房列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多方筹措省级专项资金3亿元,在全省62个县区(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覆盖)农村中小学建设教师周转宿舍4262套,改善近9000名乡村教师生活工作条件,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拴心留人”的硬件基础。
面对群众关注的“入学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难题,我省全力推进城区学位增补项目,集中力量扩大城区学位供给,全面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省级补助资金中切块10亿元,在全省14个市州主城区增补107709个义务教育学位,为解决进城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走好了教育的“先手棋”。
农村学校食堂条件是师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我省坚持把全面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专门从相关项目补助资金中切块9.3亿元,新建、改扩建兰州新区及全省86个县(市、区)农村中小学食堂2747个,大幅提升我省农村师生就餐环境,充分营造“整洁、干净、安全、舒适”的家园式育人新环境。
这些年,我省持续拓宽教师队伍人员补充通道,统筹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省政府为民实事等教师补充项目,每年补充乡村教师5000余人,缓解了乡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
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努力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陇原大地上,民生保障的“底色”会越来越浓,幸福生活的“成色”也会越来越足。
来源|新甘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柴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