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期刊Archaeometry发表论文Scientific Research on White Potteries from the Nanzuo Site in Qingyang, Gansu Province。该研究对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出土的白陶进行了科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吴寒筠为第一作者,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崔剑锋教授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国科所长为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韩建业教授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小宁助理研究员。
该研究使用热膨胀仪、EDXRF、光学显微镜、SEM-EDS、XRD和拉曼光谱仪分析了南佐遗址白陶的烧成温度、成分组成、显微结构和物相。研究了南佐白陶胎料的种类与来源,表面涂层的原料与工艺。
结果表明,南佐白陶所使用的胎料有三类,分别为高岭土,瓷石,当地的高钙低铁易熔白黏土。前两者可能来源于远距离贸易。后者的使用说明南佐陶工对黏土—温度—产物之间的关系已有基本了解,能够通过高温使黏土中的钙将陶胎颜色变浅,达到白陶的白度要求。
白陶的内外表面都有不同于胎体的涂层。根据检测结果含有方解石和文石,认为涂层是以贝壳等水生物为原料,陶胎烧制完成后人为涂抹形成。与胎体相比,内表面涂层更加平滑、致密。它来源于贝壳的棱柱层与珍珠层,陶工为了模仿贝壳的多层结构而多次涂刷,主要起到防水作用。外表面涂层十分特殊,具有流动性好,透明,类似釉的光泽感,由碳酸钙纳米颗粒组成,它原本是构成贝壳珍珠层中文石片晶的结构。南佐陶工最初可能是受到了贝壳珍珠层光彩的启发,于是用它制作白陶的表面涂层。
使用海洋生物外壳中的碳酸钙纳米颗粒做陶器涂层的技术是南佐独创的,至今世界范围未见其它遗址有相关报道。充分体现出南佐白陶珍贵的祭祀礼仪性质。这类精美的薄胎白陶拥有罕见的涂层,表明南佐拥有稀缺资源的掌控权,也体现出南佐遗址作为大型都邑性聚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