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8小时前
1月16日是宿州市埇桥区解集镇赶集的日子,一大早,家住龙山村的魏奶奶便拧起布口袋装的五斤白芝麻往集上赶去,她要去做一种特别的年味——传统老香油。
香油是中餐调味的重要一员,不管是拌牛肉、羊肉、香肠,还是煮面条,淋上几滴香油,便瞬间有了灵魂。但魏奶奶觉得,买的香油不够香,为了吃上正宗香油,她在山脚空地上种了几亩芝麻,趁着过年,拿到集上榨油。
集市上,榨香油的摊位前已经围满顾客,一个个装满白芝麻的布口袋,在地上整齐排放。
一口圆圆的炒锅正在旋转炒着芝麻,下面是柴火灶。摊主李兴俭说,只有用柴火,才更能炒出芝麻香味。
传统榨香油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炒,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炒得不能太糊也不能太嫩。李兴俭一手忙着往灶洞里添柴加火,一手不停摇动炒锅使其均匀受热。按照多年累积的经验,一锅芝麻炒上三四十分钟刚刚好。
李兴俭是解集镇马台村人,今年70岁,榨香油的手艺传自父辈。虽然榨香油的方式一直在改变,但李兴俭一直坚持着老传统,保留着手摇柴火锅的工艺。“柴火锅虽慢,但是炒出来的芝麻香,榨出的油也香。”他说。
每到逢集的日子,李兴俭就骑着三轮车,拉着他的“流动老油坊”到解集镇和时村镇的集上给人榨香油,按锅收费,炒一锅10块钱,赶一天集,一般能炒个10来锅。晴好的月份里,李兴俭一个月差不多有20天都能赶集。
说话间,锅里的芝麻已经熟了,用手一捏,里外焦黄,香味扑鼻。倒进簸箕里,来回翻滚几遍把它晾凉,再倒进榨油机,不一会儿,香油就顺着管道流进瓶子里,整个集上飘散着一股浓浓的油香。
“老李头榨香油不加一滴水,所以香油比人家榨得都香。”排队的奶奶们说,这样的香油放进瓶子里,放一年也不会变质。大家都是他的老主顾,种了芝麻的找他榨油,没有芝麻的就上门找他买香油。
除夕越来越近,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家家都在准备年货。这段时间是李兴俭最忙的时候,白天他忙着赶集帮人榨香油,晚上回家还要加班榨好香油供人上门购买。
等了两个多小时,魏奶奶总算排上了队。“土法榨的香油,等再长时间也值得。”正说着,魏奶奶的电话响了,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告诉她,这周末孙子孙女们都会放假,他们很快就能赶回家过年。电话这头的魏奶奶开心不已,“家里年货早都备好了,尽管咱还榨了香油,可香得很!”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