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01-21 07:02
大寒刚过
正值最冷的“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时间
今天为你介绍一个耳朵保暖神器
戴上它
温暖度⬆️⬆️⬆️ 可爱度⬆️⬆️⬆️
一起认识
清黑缎绣五福捧寿耳套
❤两颗爱心挂在耳朵上❤
温暖度+100 可爱度+100
寒冬腊月
北方小伙伴现在出门
是不是从头到脚全副武装
耳朵保暖也很重要
这款耳套不能错过
△耳套佩戴示意图
全包裹的设计
保证即使在三九天也不会“冻掉耳朵”
还兼具颜值
黑色缎面上用绒线绣边
整齐排列
好像一排白色的小牙
△黑缎绣五福捧寿耳套(局部)
每只蝙蝠的头部
各用色彩不同的绒线装饰
点亮整体的黑色基调
为沉闷冬日增添色彩
△黑缎绣五福捧寿耳套(局部)
耳朵保暖很重要!
看古人有多重视
耳朵由于突出于体表
所以比其他器官更容易受冻
需要我们的格外呵护
耳朵保暖这一课题
古人就已经重视起来了
唐边塞诗人李廓《送振武将军》:
叶叶归边骑,风头万里干。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芦酒烧蓬暖,霜鸿捻箭看。黄河古戍道,秋雪白漫漫。
“金装腰带重,铁缝耳衣寒”
可见唐代时已有专门御寒的“耳衣”
到明代
则比较常见一体式暖耳
它与冠帽相连
仔细看
是不是有东北大棉帽子那味儿了
左:明 金忠《御世仁风》插图 右:现代棉帽
清代出现了可罩于耳朵外轮廓
独立佩戴的暖耳
以丝绵为主要材质
很小的面积上却能尽显刺绣之功
人物、瑞兽、花鸟、诗句等皆可做装饰
△晚清黑缎地平绣唐诗暖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黑(缎)地菊花牡丹纹打籽绣桃形暖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蓝缎地盘金绣仙桃纹耳套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晚清民国缎地彩绣蝴蝶莲花纹暖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保暖之余
为整体冬日穿搭增色不少
可以说是冬天必备的配饰
新年将至
满满福气送给你!
耳套不仅讲究功能性
重视装饰性
还兼顾了满满的好寓意
农历新年将至
将满满好意头送给你!
△黑缎绣五福捧寿耳套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黑缎绣五福捧寿耳套
蝙蝠图案取“福”字谐音
祝你“幸福”“有福”
△晚清民国蓝缎地彩绣鹤鹿同春纹暖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这款蓝色刺绣暖耳
采用传统纹样“鹿鹤同春”
又名“六合同春”
“鹿”谐音“陆”“鹤”谐音“合”
祝万物欣欣向荣
△晚清民国雪青缎地彩绣喜鹊登梅纹暖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
最后用这件“喜鹊登梅”暖耳
祝你“喜上眉梢”“双喜临门”
暖耳虽小 暖意无限
祝福虽短 情意绵长
来源丨央视新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