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2小时前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以及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只有当孩子信任家长和老师,才会敞开心扉,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受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与教育。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这种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呢?
真诚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真诚的沟通是建立信任的桥梁。家长和老师要放下权威的架子,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认真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在家庭中,家长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可以是在晚餐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天的经历和趣事;也可以是在睡前,与孩子躺在床上,进行轻松的聊天。在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专注地倾听孩子说话,不要打断他们,也不要急于给出建议或评判。比如,当孩子讲述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的矛盾时,家长要耐心听完孩子的讲述,让他们把内心的委屈和不满都倾诉出来。然后,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尊重,从而建立起对家长的信任。
在学校里,老师要利用课间休息、课后辅导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倾听他们对课程、老师和学校活动的看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老师要认真对待,积极采纳合理的部分。当学生向老师倾诉烦恼时,老师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真诚的沟通,老师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赢得学生的信任。
信守承诺,树立良好的榜样
承诺是信任的基石,家长和老师要做到言出必行,信守对孩子的承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果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做到。比如,答应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兑现承诺;答应给孩子买一本喜欢的书,就要尽快去购买。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兑现承诺,家长要及时向孩子解释原因,并表达歉意,同时要给出合理的补偿方案。通过信守承诺,让孩子明白家长是值得信任的,从而建立起对家长的信任。
在学校里,老师也要信守对学生的承诺。如果老师承诺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就要按照承诺进行奖励;如果老师承诺帮助学生解决某个问题,就要积极采取行动,尽快解决问题。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做到信守承诺,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尊重隐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家长和老师要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予他们足够的个人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
在家庭中,家长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日记、信件或手机等个人物品,除非得到孩子的同意。如果家长想了解孩子的情况,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通过侵犯孩子隐私的方式。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比如,在选择兴趣班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意愿,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通过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个人空间,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对家长的信任。
在学校里,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不随意公开学生的个人信息和成绩。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不要在公开场合批评或指责学生。同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管理,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尊重学生的隐私和个人空间,老师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
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为我们与孩子建立信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真诚沟通,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信守承诺,树立良好的榜样;尊重隐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等方式,我们能够与孩子建立起心心相印的信任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能重视与孩子的信任建设,用爱和信任陪伴孩子成长。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