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圆了亲情,解了乡愁,看了世界——这就是“逆向春节”的独特魅力。
从湖南广电台报道的情况来看,这两天,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女网友“从老家接17位亲人来北京过年”的视频刷屏了。
这种“逆向春节”的过法,让大家深受感动,也深受启发。
女网友说,以前都是她回村里过年,今年则是她接大家到北京过年,17位亲人一起走出大山,走进想象中的远方世界。
让90岁的奶奶登上长城,让乡下的孩子们看到神往的清华北大,看到互联网大厂里大家调侃的“牛马工位”,是一个农村家庭三代人共同托举、才能得到的年薪几十万的人生机会。
由此在长辈、在孩子们心中产生的震撼,已经远超春节的团圆意义。
在中国人心中,春节是一个关于“回家”的信仰和一次“回家”信仰的践行。
所以春运的高速,一直是单向通行——年前通向“家”,年后通向“厂”。
所以春运的高速,一直是单向拥堵,堵车路段常常是“红得发紫”。
但如果像这位女网友这样,观念一改,脑路洞开,和亲人进城共度“逆向春节”,则不仅阖家团员、让亲人看了世界开了眼界,而且来回的路,可以畅通无阻,何等痛快。
让父母长辈到晚辈工作生活的“第二故乡”过年,这种逆向的空间迁移,已经超越地理范畴,正在释放不同寻常的亲情内涵和惊人的社会效能,这从今年北京城的火爆民宿,或许可见一斑。
过年往哪里走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起。
愿“逆向春节”成为新时尚,成为下一个春节的新年味。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