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客户端3小时前
广东“新春第一会”系列观察④
文|张宇驰
今年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字里行间释放出明确信号,同时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为什么是这两个领域?于当下的广东又缘何重要?
(一)
纵观工业革命史,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是从点上突破、局部爆发开始的。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拉动了整个纺织产业的加速运转,滚滚蒸汽提供的巨大力量将磨坊变为工厂,电力的应用让高效传输和储能成为可能,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交流沟通的方式……
量变的积累不可或缺,关键领域的质变更令我们印象深刻。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人工智能强大的学习和演算能力,一次次向人类既定的思考模式发起挑战;
而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开发应用,更关系到社会分工的新形态和人机协作的新内容。
这其中蕴含的,或许正是培育新产业、催生新模式、形成新动能的关键力量。
(二)
着眼产业发展的规律,一项技术的价值不仅在其本身,更要关注到其对产业变革的作用。
智能车间里,工业机器人大显神通,助推建筑、家电、陶瓷、汽车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日常生活中,服务机器人有望“背”你爬山、物流机器人奔忙在大街小巷、医疗机器人为健康保驾护航,让许多服务岗位焕发新气象。
过去,无人驾驶只存在于科幻作品里,随着人工智能的加入,我们为道路画出“眼睛”,为汽车装上“大脑”,使其逐步变成现实;
智慧农业方兴未艾,运用AI技术构建农业物联网,可实时监测调节光照、水分、土壤肥力等环境因素,并实现科学育种……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向我们揭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不仅自身是潜力无限的“产品”,更引领着产业链升级和价值链重塑的方向,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
(三)
聚焦区域创新的基础,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已具备了丰富的创新潜力和发展经验。
用数据说话,2024年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56.7%、31.6%,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全国“八连冠”,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和态势已经形成。
跟踪行业发展,广东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起步较早,新注册企业增速迅猛,已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粤字号”机器人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底气和实力很足。
也要看到,在培育现象级的科创企业以及国际高水平的产业竞争中,广东仍有要向兄弟省份学习的地方,在技术开源和尖端制造的部分环节,也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如今广东强调“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正是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经验,鼓励更多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参与其中。
一个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正向我们徐徐展开,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
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两个关键领域集中发力,能否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打通广东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任督二脉”?值得期待。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