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中关村通州园聚焦张家湾设计小镇、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通州园)、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三个重点产业功能区,着力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能级,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去年,园区企业技术收入增速与实缴税费增速更是双双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分园中排名第一。
重点企业去年前10月
实现产值249.7亿
今天的中关村通州园已成长为副中心科技的心脏,智慧的摇篮,梦想的起航地。2024年,该园区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产业发展推动副中心经济建设阔步前行。
去年1至10月,通州园238家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49.7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分园中排名第3。
其中,技术收入显著增长,达到123.4亿元,同比增长38.1%,增速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分园中位列第一。
与此同时,上述相关企业今年实缴税费33.4亿元,同比增长23.2%,增速排名第一,通州园整体发展态势稳健向好。
通州园重点产业的“嫩芽”接连破土而出,展现出勃勃生机。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产业为副中心带来创新活力。
聚焦两大主导产业,通州园加大招商力度,引进一批高质量企业,构建产业集群新优势。截至去年年底,通州园各重点片区和拓展区累计新增注册企业307家,新增总注册资本金137.3亿元。
其中,数字经济类企业157家,占比51.14%,涉及智慧城市类150家,网络安全类7家。先进制造类企业47家,占比15.31%,涉及医药健康类37家,储能类6家,机器人企业5家。
307家企业中,包括专精特新8家(含小巨人2家),高新企业16家,央企控股企业1家,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20家,外资企业9家。
走出去才能引进来
通州园外资招商与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去年底,新增注册外资企业9家,涵盖数字经济、进出口贸易、先进制造等领域。园区还累计报送“两区”建设项目库项目52个,意向投入资金19.3亿元,其中包括外资入库项目17家。
在服务方面,园区筛选出27家外资企业进行对接,通过构建多元化招商机制、搭建助企平台、强化惠企服务等措施,优化园区产业生态,助力外资企业在华发展。
在深化“四区结对”方面,通州园已承接三区溢出优质产业项目29家,注册资金达3.6亿元。其中,海淀区迁入企业11家,朝阳区迁入企业14家,西城区迁入企业4家。
项目道路快速推进
驱动园区发展
“6+3”产业在通州园蓄势待发,加速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建设先行,伴随着园区发展蓝图日益清晰,综合承载新动能正在加速打造。
目前,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正在推动配套路网手续办理,集聚区漷城西一路、漷城西三路均已取得“多会协同”意见,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初步计划今年9月开工,另外7条城市支路正在初步编制设计。
张家湾设计小镇近期拟启动云杉路、云凤路、广通街、宝枫路等10条市政道路建设,总长约9.4公里。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靓丽三街等五条道路已完成多规协同手续,今年将适时启动。
三大重点片区相关配套项目建设协调有序。
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漷马路周边引入肯德基、必胜客等连锁餐饮,全季酒店、SPARK COFFEE星咖、国药控股SPS专业药房陆续进驻一方健康谷产业园,1000平方米大型多功能会议中心正式启用。
张家湾设计小镇怡禾生物园区更新改造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全面进入室内装修、幕墙和机电安装施工阶段,建成后将成为首旅旗下的“建国·璞隐酒店”,预计今年8月试运营。
网安园启动区办公及服务配套和网络安全领军人才培育基地将于今年上半年完工,为网安园产业配套、企业集聚、人才服务形成新支撑。
通州园各大重点项目的快速推进,更是驱动园区发展的新引擎。
张家湾设计小镇的北京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新总部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部于去年年底顺利封顶。华融生物(朗坤)项目已完成打桩并启动土方开挖。
构建4个千亿级
11个百亿级产业
通州园不仅是梦想的沃土,更是创业者的乐园。2025年,通州园面向“6+3”产业将重点培育产业集群,跃升产业格局。
为更好服务通州区2000余家重点企业,今年通州园将进一步深化《通州区“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围绕“十亿培育、百亿提升、千亿跨越”的总思路,谋定梯次发展、整体跃升的新路径,助力构建“四个千亿级、十一个百亿级、一批十亿级”,即“6+13+N”梯次进阶、整体跃升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加大产业培育力度。
通州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持续“筑巢引凤”,深化“四区结对”机制,提升招商推介活动质效,提高园区影响力,促进更多优质资源落地副中心。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6+3”产业正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即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 韩欣宇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