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5小时前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第二批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天津市北辰区等入选。实验区将建立从学前到高中以上全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体系,有效增加特殊教育学位供给。
本次入选的改革实验区分布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将围绕拓展特殊教育学段服务、扩大特殊教育服务对象、强化特殊教育质量建设、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4个任务目标开展建设。北京市教委表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9%以上。今年,北京特殊教育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各区均要建有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全学段衔接的十五年制特殊教育学校,并根据不同学段、不同专业配足配齐特教教师。
教育部明确,将探索建立面向所有残疾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制度。加大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配备力度,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津贴标准。
改革实验区将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对孤独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学习障碍儿童等特殊需要儿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试点工作,建立健全评估认定、课程教学、个别化训练和家校社协同共育等培养机制;重点探索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部)建设,建立孤独症儿童助教陪读制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规范使用教材,探索融合教育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加强特殊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人才队伍及教研体系建设,推进教育质量评价改革。
改革实验区将探索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各校还将开发特殊学生个性化教学与学习资源,探索数字化教研平台及资源建设,推动残疾儿童青少年相关数据互通共享。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