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2小时前
#2025新年Mark#
热闹了半月的新春佳节,即将在元宵之夜迎来圆满收尾,天上月圆,碗里汤圆,人间团圆。
人们用最美丽的烟火,最璀璨的花灯,最浪漫的狂欢,点燃希望,唤醒春天,难忘今宵。
一年明月打头圆,这是新的轮回开端,也是旧的文化传承,至今薪火相传已经两千多年。
元宵节,始于汉代,兴于隋唐,南宋加入了猜灯谜,到了明朝更是将元宵灯节延长至十日。
经过历代沿袭发展,从最初的火把到后来的花灯,再到如今的无人机表演,可谓是蔚为大观。
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民俗活动如何丰富,元夕的主题依然是闹元宵,灯火里的中国永远闪耀。
1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当盛唐遇上元宵,宵禁暂时解除。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举国欢庆,灯火长明。
这几夜,城门打开,任人通行。璀璨的花灯已挂满街头,犹如似锦繁花绽放在玉树枝头。
灯火辉煌,照在枝头是火树银花,倒映在护城河水底,则如斑斓星河平铺水中央,浪漫至极。
街上车驰马骤皆为赏灯而去,所经之处必有尘土四起。明月流辉,与游人如织始终相照相随。
歌姬舞女也粉黛妆成,艳若桃李,盛装出席。一边漫赏花灯月夜,一边清歌《梅花落》乐曲。
此夜京都禁军也取消了宵禁,可最怕春宵苦短欢娱少,只愿玉漏迟迟报夜长,今宵尽余欢。
此番元宵盛景正如《大唐新语》所写,"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
从宫廷到民间,出门俱是赏灯人,有花有月,有灯有歌,更有佳人妆点春色,热闹非凡。
此情此景,颇有盛唐气象和大国风采。翻遍唐诗,也唯有李商隐的"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可与之相媲美。
如今生逢盛世,灯火里的中国早就屹立起不夜城,百年承诺托举起万家灯火。今宵此刻,祝福祖国长乐未央,灯火长明。
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到了宋朝,元宵节一度成为一年中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灯会也从唐朝的三天延长至五天。
辛弃疾也爱这烟火璀璨,花灯绚烂。一夜之间,就像东风送暖吹开了千树银花开,吹落了繁星如雨下。
这一刻,火树银花不再是静态的景物描绘,而化作了流动的动态呈现,烟火从天上到人间,开时如繁花绚烂,坠时如星雨零乱,美轮美奂。
而且融入了春风催开,想象何其唯美诗意。春风沉醉的夜晚,亦有达官贵人乘着豪华车马出行,不时萦绕清香满路,徒增几分旖旎绻缱之韵味。
此夜笙箫不断,伴着清辉月影悠扬流转,各种各样的彩灯欢快飞舞,宛如鱼龙闹海精彩纷呈。人们载歌载舞,赏灯赏月,长夜未央,享尽欢娱。
丽人们也盛装出席,雾鬓云鬟,头上簪满了元宵配饰,笑语盈盈结伴而去,只留缕缕幽香暗中飘散。
如此热闹欢乐的场面,却让辛弃疾无法静心观赏。因为他寻寻觅觅,只为确认过眼神,遇上那个对的人。
可在人群中千百次追寻还是不见芳踪,直到蓦然回首,才发现伊人正亭亭玉立在灯火稀疏处。
这一刻念念不忘有了诗意回响,怅然若失转为眼前一亮,这一夜的繁华璀璨,终究大梦初醒。
此词堪称元宵诗词的压卷之作,写尽烟火灯光的流动之美,热闹中不乏浪漫,欢娱里蕴藏深情。
尤其"那人"的主题多义性,让人回味无穷。既有佳人难得的意难平,又有故都难忘的家国情,还富有为了理想矢志不渝的人生哲思。
王国维将其提炼为人生三境界之说的第三境界,千万次磨练才终得圆满,实在精妙。儿女情长,家国天下,理想修为,莫不如是。
而对应在稼轩身上,抗金报国是他直到大限将至也无法忘怀的中州遗志,可不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他孤独地追寻在灯火阑珊处,是为了点燃更高更美的万家灯火时。临安一夜鱼龙舞,终抵不上昔日故国的万里河山阔。
值此良辰佳节,也愿朋友们都能执着追寻自己的理想彼岸,枯木逢春,苦尽甘来,闪耀在火树银花处,重逢在花好月圆时。
3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唐寅《元宵》
元宵灯会到了明朝尤为鼎盛,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八,举国欢庆足足十日。
前有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万盏水灯,后有《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千古流传,期间亦有北京灯会引来观赏者络绎不绝。
风流才子唐伯虎则从都市元夕转向乡村元宵,辩证指出赏灯赏月、春与人宜之间的辩证关系。
元宵佳节,倘若只有灯火璀璨而不见月影清辉,世人无法尽兴。反之只有明月如霜而无灯火长明,不足以为春。有灯有月,才称得上春和景明。
春到人间,游人如玉,光彩照人。花灯璀璨,月照高台,灯月交映,灯如火燃烧,月似银闪亮。
满街可见珠围翠绕的游春村女,成群结队赏灯去。处处可闻笙歌鼎沸,村民正忙着迎接社神。
如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岂可辜负。务必一起开怀畅饮芳尊美酒,才不枉费这花灯春月夜。
这人间盛宴,花灯、明月、春夜相映成趣,缺一不可。正如崔液所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三五良宵,最盼人月两圆。月与灯依旧,人与事常圆。愿汤圆月圆事事圆,花好灯好年年好。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