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客户端3小时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因此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被命名为“元宵节”。
自古以来,元宵节堪称春节的一场“压轴好戏”。古人从汉代开始就在元宵燃灯,唐代以后这一风俗更加盛行,到明清两代元宵已成为全民共欢的民俗节日。
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成为元宵节的标准“打开方式”。在好吃又好玩的广东,上元佳节又有哪些特别“玩法”?跟着小南,带你感受岭南大地浓郁的节日气息→
广州
作为今年元宵灯会热门Top10城市之一,广州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清代以归德门“四牌楼”一带(今解放路)的灯市最负盛名。清代两广总督阮元有诗为证:“海鳌云凤巧珑玲,归德门前列彩屏。”
元宵灯会的传统也在广州各大公园延续下来。文化公园2025年元宵灯会一连三晚亮灯迎客。越秀公园举办的2025广州新春灯会同样规模宏大,从栩栩如生的锦鲤到流光溢彩的凤冠,匠心独运的花灯无不展示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
坐落“湾区C位”广州南沙区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涵盖218组灯景、超10000盏彩灯,主游线路绵延3公里,堪称国内规模最大、灯组最多、展期最长、参与城市最多的“超级灯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州人也为元宵节俗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2011年起举办的“广府庙会”,渐渐成为老广过年的新民俗。为期7天的2025广府庙会也在这个元宵如期而至。
2025广府庙会汇聚文艺展演、国潮非遗、美食庙会、祠堂庙会、校园庙会、小巷庙会、幸福庙会、喜阅庙会、游轮庙会、云上庙会等十大版块,为市民游客延续浓浓的广府“年味”。
佛山
“行通济,无闭翳。”说到佛山元宵最有“仪式感”的节俗,非“行通济”莫属。每年元宵节与正月十六,佛山人扶老携幼,走过通济桥,祈求新年顺风顺水、生财有道。
相传“行通济”源于明代中原地区元宵节“走桥”的习俗。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寓意“必通而后有济也”,是连接南海、顺德商贸往来的重要枢纽。民间也逐渐衍生出“行通济”讨个好意头的习俗。
佛山人“行通济”手里还必须带上两大“装备”:风车和生菜。风车象征“时来运转”,生菜则谐音“生财”。“行通济”时,还必须一次性从桥头(北岸)走到桥尾(南岸),不能中途折返,才能顺风顺水。
如今,“行通济”还与社会慈善活动相结合。今年主办方不但组织道德模范、最美家庭代表、优秀企业家代表、优秀公益慈善代表等“八仙行通济”,还将举办爱心义卖活动,为全社会汇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梅州
客家话“灯”与“丁”同音、“赏”与“上”同音。在梅州、河源不少客家地区,都有元宵“上灯”的习俗,庆贺家族中喜添新丁,寓意“添丁发财”。
上灯之前,添男丁的家庭需要先提前“请花灯”,再将“请”回来的花灯添油点亮,抬到祠堂祖宗牌位面前的大梁上,供人们欣赏。上灯之日,族人齐聚一堂,舞龙舞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上元之夜出动的“埔寨火龙”,也是梅州丰顺县埔寨镇最为“炸裂”的一道盛景。埔寨火龙将龙舞与焰火技艺合而为一,游行时,火龙蜿蜒飞舞,龙身喷出焰火,龙头口吐金珠,一时啸声大作,流星漫天,万众欢腾,令人过目难忘。
汕头
地处粤东的潮汕地区元宵也有浓厚的赏灯氛围。在汕头澄海区著名侨乡隆都镇,还有潮汕地区时间跨度最长、最贴近乡村民众的传统灯节。
逢年过节,隆都镇家家户户都有挂灯笼祈福的习俗。从正月初六起,村民们白天“游神赛会”,晚上环村“游灯”。夜幕下,男女老少手提灯笼,浩浩荡荡穿街走巷,形成一道壮观的乡村风景线。
2025汕头小公园国际元宵灯会将于元宵节拉开帷幕。本届灯会还增添不少华侨文化元素。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特别设计的50盏莲花灯,更成为灯会的“点睛之笔”,充分展现汕头作为凝聚侨心侨力、联结国际友谊的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湛江
湛江的“遂溪北坡游鱼”习俗,则为上元灯节增添别具一格的“海洋气息”。遂溪北坡游鱼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 300 多年历史。当地每年元宵节糊鱼灯、舞鱼灯、游村社,祈求如“鱼”得水、年年有余。
每年大年初三刚过,当地家家户户就开始备竹篾、做鱼灯,为游鱼活动做准备。元宵之夜,各色鱼灯照亮大街小巷,轻盈游动,活灵活现。龙鱼出海、鳌鱼吐水、鲤鱼摆尾……“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诗意重现眼前。
元宵期间,粤西“年例”也随之进入高潮。在湛江、茂名、阳江,各村各社都会举行盛大的巡游活动。巡游队伍所到之处,舞龙舞狮,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承载着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愿。
从传统民俗的隽永魅力,到现代创意的无限可能,老广“闹元宵”的玩法不一而足,但无论哪一种,不变的是传承千百年的“团圆味”。
元宵佳节,不妨来到广东走一走,亲身感受岭南非遗的多彩多姿,包你一年“粤”过“粤”精彩!
南方+记者 杨逸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