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嘿,你这龙肚子举得有点低,龙都快趴地上咯!”宁夏医科大学的大学生刘诗瑜调侃着对面舞龙倒把的同伴耿淑妍。2月12日,平罗县利民市场内,在锣鼓喧天的响声下,巨龙时而在空中高高跃起,时而俯冲而下,似潜入深海的蛟龙,灵动自如。19名大学生将龙杆挥舞得虎虎生风,一招一式尽显青春活力,仿佛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让古老社火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
大学生舞龙训练。
从小在电视上看别人舞龙舞狮表演的刘诗瑜总是内心很羡慕,希望自己也能登上大舞台表演。在奶奶玩社火的影响下,她在两年前那个寒假,报名加入宁夏恒达通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社火队。“本来想舞狮子,来迟了,名额被抢完了,我就选了舞龙。”刘诗瑜说。
相比舞狮子高难度的翻空姿势,对刘诗瑜而言,舞龙最难的便是在龙头位置倒把控制节奏。刚开始玩龙头,她感觉挺难,王老师手把手教动作和发力技巧,她还是没琢磨明白其中要领。回家后,她时不时拿起家里的擀面杖练习倒把。练习正酣时,妈妈经常催她“快把擀面杖拿过来,我要擀面”。在反复练习中,刘诗瑜锻炼了身体、增长了才艺,不仅成为大学生舞龙队的领头羊,还成为很多爱好舞龙的大学生的启蒙老师。
准备上场。
耿淑妍就是其中的一名。宁夏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耿淑妍假期参加社火队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玩社火的奶奶说:“队里有很多同龄人,一个比一个耍得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报名耍耍。”她心动不已前去报名,不料王老师担心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她回家后,让奶奶去向王老师推荐自己。“只要让我学就行,什么不会就学什么。”耿淑妍向王老师保证。王老师让刘诗瑜教耿淑妍倒把、绕弯、跑位的技巧,耿淑妍和同伴们经常拍照、拍短视频发朋友圈,向更多同学分享家乡社火的精彩。
配合默契。
春节期间,平罗政府广场举行社火表演,参演的耿淑妍将舞龙表演照片发到朋友圈后,很快收获了几十个点赞。“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被我学会了,感觉很自豪。”耿淑妍说,学社火的经历对她日后研究历史文化、论文创作都有好处,她想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耿淑妍和刘诗瑜口中的“王老师”叫王振洲。王振洲是宁夏恒达通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每年承办平罗周边乡镇社火表演。“这几年,从区上到县上都很重视宣传社火传承,很多大学生受影响,纷纷加入假期返乡玩社火的热潮中。”今年已有30名大学生参与到王振洲社火队的舞狮子、舞龙表演中,他评价这批大学生有活力、有想法,时常能以新的创意和视角,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社火传承与创新中。
大学生们在练习舞龙。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社火表演中,这种现象成为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样本。他们以青春之力,不仅让古老的社火在新时代舞台上熠熠生辉,更营造出珍视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创新的良好氛围。家住大武口区的银川科技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马帅,在学校就找老师学习了几个月舞狮,这次寒假回家还上场表演了一番,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酷!”(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姬禹 马霄鹏 文/图/视频)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