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2月13日上午,无锡宜兴徐舍镇舍头村,内蒙古通辽“国家的孩子”李亚萍终于见到了离散65年的亲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看到,为了欢迎她的到来,家中特地刷新了外墙、铺上了红毯,一家人还把鞭炮摆成爱心的形状。李亚萍回家的事情引来当地众多村民关注,百岁邻居也坐着轮椅来到家中看望。李亚萍握着老人的手激动地说:“我从这儿走了65年,现在终于回家了!”
上午9点25分,李亚萍在爱人和子女的陪伴下往家中走去。听到响起的锣鼓声和鞭炮声,她内心感到很紧张,双腿也在发抖。在寻亲警官的鼓励下,李亚萍勇敢地看向哥哥和姐姐。她和亲人拥抱在一起,哭泣道:“我想你们,我终于回来了!”
李亚萍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上海孤儿”,但一直没向父母询问自己的身世。1960年深秋,她被养父母领养回家。七岁时,母亲抱回家一个小孩,让她叫他弟弟。姐弟俩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她长大后在当地玻璃厂工作,退休后遇到了更多“国家的孩子”。最近几年来,她多次采血,还做了基因检测找到宜兴的三代及以上表亲汪顺松,最终又在无锡宜兴大爱无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周六君等人努力下,与兄嫂和妹妹团聚。
团圆现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李亚萍的二哥蒋幸生口中,了解到李亚萍的身世。李亚萍原名蒋小娟,出生于1957年4月,兄妹8人。1959年春天,父亲带着蒋幸生和妹妹到上海投奔亲友。1960年五六月份因生活艰难,她被父亲放在一个弄堂的烧饼炉边,留下了写有妹妹生肖、出生年月的饭兜,直到被好心人抱走后才离开。
蒋幸生称,后来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母亲思念女儿心切,家里人开始寻找妹妹。他们从1993年就开始参加寻亲活动,还采集血样寄往北京匹配,结果失败。蒋幸生称,母亲因思念女儿成疾,于1990年10月带着遗憾离世。母亲生前曾对蒋幸生说:“你们有时间就想办法找一下妹妹,一定要找到她。”1996年,他们参加第二次寻亲活动,但仍未找到亲人。2007年,他们参加第三次寻亲活动,但仍然没有消息。蒋幸生说:“妹妹这次能够回家,我们真的非常高兴,也算是完成了父母的遗愿。”
得知李亚萍要回家的消息后,汪顺松和父亲、舅舅等人也来到现场见证团圆。汪顺松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能够帮李亚萍找到家是非常意外的事情,自己之所以做祖籍分析是因为想要完善家谱,“我们家姓汪,但是周围没有姓汪的,后来发现家谱上也没有写得特别详细,只写了几代人,就想做祖籍分析,把我们的家谱完善一下。”
和亲人团聚后,李亚萍开心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看到了他们的容貌,即使不做DNA比对,也能够确认他们是我的亲人。我的愿望实现了,找到我的根了。我终于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一生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视频剪辑 张笑疾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潘政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