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客户端3小时前
2月24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部署广东教育工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广东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方向指引。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透露,过去一年广州美术学院秉持求“变”之志,向“新”而行,矢志攀“高”,在全国美术院校中率先启动以“大通识”为重点的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在一年级统一实施6门核心课程配合限定性通识选修课和专业先导课的“6+2”课程架构,推动基础教学课程的迭代更新。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
围绕“湾区艺术创新系统”六大集群,广州美术学院成立多个研究平台,深度推进创新实践,不断拓展艺术新域。以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为例,范勃介绍,研究院已携手韶关始兴打造综合型、开放性的乡村文创基地“周前艺术公社”,以艺术激活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研究院则以艺科融合为路径,开展可移动文化遗产和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此外,广州美术学院进一步完善达芬奇创新学院体制机制建设,深入探索学业与创业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贯通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培养成效,团队成员获德国红点奖至尊奖1项,获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主办的预探索创业项目团队4项,一名学生获得天使轮融资。
在艺术设计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广东美术学院获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校刊《美术学报》首次入选CSSCI(南大核心期刊)扩展版,学术影响力实现重要突破。在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广州美术学院总入选作品161件、进京30件,约占广东省进京作品的一半。其中,作品《旌旗》荣获银奖,创作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广州美术学院大通识核心课程“造物与创格”课程展现场。
范勃表示,新的一年,广州美术学院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拥抱科技浪潮,对接产业需求,担当在地责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体系向“创新赋能”范式转型,以价值塑造、素质养成为目标,打造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特性的通识课程群;同时,进一步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持续完善“湾区艺术创新系统”的构架和运行机制,产出一批高质量、高层次、高标识度的学术成果,全力冲刺高水平大学建设,当好新时代艺术院校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领跑者。
南方+记者 陈子阳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