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客户端4小时前
南都讯 半年前发现自己颈部有个鸡蛋大小的肿块,但没有在意,没想到半年来肿块越长越大,几乎与一个拳头的大小相当……记者近日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获悉,该院近期为一位88岁老人进行了肿瘤切除手术,老人现已顺利出院。
病例介绍
肿块越长越大、颈部出现异常隆起
若不及时切除可能危及生命
据了解,这名老人去年8月就发现自己右侧颈部有肿块,当时肿块仅有20mm大小,没有任何其他症状,老人觉得去医院很麻烦,便没有在意。但几个月来,老人的肿块越长越大,颈部出现了一个异常大的隆起,且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才被迫到中山五院就诊。
中山五院院长助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洪海裕介绍,检查发现,该患者的肿物大小约86*72*109mm,右侧颅底一直延伸至锁骨颈血管鞘外侧,与颈部大血管和神经关系密切。“如果不及时切除,肿物进一步增大,可能压迫周围血管神经,甚至引发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患者颈部的巨大肿瘤。
由于肿瘤巨大,且老人同时还患有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心房颤动、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脑部慢性缺血灶脑白质疏松、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等10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立即联合麻醉科、放射肿瘤科、呼吸科、放射科、神经外科、心血管病科等科室专家进行了多学科会诊,制定了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随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团队经过约2个小时的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出院。术后病理提示为黏液纤维肉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
专家提醒
发现颈部出现肿块时不要放任不管
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洪海裕介绍,有些人以为有疼痛感的肿块更危险,不疼不痒就可以不管它,但疼的包块,淋巴结发炎的可能性更大,而不疼不痒的包块,临床上称为颈部无痛性包块,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7字规律”来进行初步判断。
“持续7天,且不断变化(变大或变小),一般可能是淋巴结炎症;持续7个月,一直在缓慢长大,可能是肿瘤;持续7年,可能是先天性肿物,但严格来说还是应该手术切除,以避免其对局部神经、血管产生压迫。”洪海裕表示,通俗来说,就是发现颈部肿块,但也不疼不痒,要注意观察它是否不断生长,持续时间是否较长。
洪海裕表示,颈部肿物的好坏可通过以下原则来初步判断:会动的比不动的好;软的比硬的好;光滑的比固定的好;痛的比不痛的好;会大会小的比只大不小的好。
洪海裕提醒广大市民,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最好办法,市民如发现自己颈部出现肿块时,不要放任不管,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切莫把“小病”拖成“大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但也不必过于担心,约90%的颈部肿块是炎症引起的肿大淋巴结,而非肿瘤,大家还是要调整好心态、避免焦虑紧张。”
“珠海大健事” 栏目出品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曾奎达 韦锐佳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