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新闻网3小时前
藏历新年作为西藏传统的节日之一,即将迎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中国人过年,讲究个年味儿。从古至今,过年的形式不断演变,年味也在随之变化。但不变的是对团聚的渴望、对亲情的珍视、对归乡的期许,唯有在这种“变与不变”中选择最优的形式、保持最好的心态、汇聚最强的动力,才能将过年赠予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新的一年全面释放,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返乡过年”到“反向过年”,变的是方向,不变的是对团聚的渴望。过年代表着喜庆、团聚、欢乐祥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团圆的方式也在不断增多,毕竟城市需要运转,一些在外拼搏的年轻人需要留在城市工作。父母“带着家”奔向在外打拼的儿女,过年的团圆叙事里,老家不再是过年的唯一目的地。反向过年,既可以让老人感受孩子的工作氛围,也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消除隔阂,是一种过年的新型团聚,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时代阐释。“反向春运”的路四通八达,但几代人双向奔赴的情感始终如一。无论故乡或他乡,重要的是团聚,在哪不重要,家人在一起就是年。
从“年货集市”到“线上采买”,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对亲情的珍视。过年一项重要的日程便是走亲访友,那见面的年货礼品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前,人们采买年货往往是扎入人潮拥挤的集市肩挑背扛、大包小包挤得水泄不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开始习惯互联网采购,于是过年的餐桌开始变得丰盛、品类繁多,也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吃上了天南地北的美食,网购之便利让年货清单愈发丰富,物流之快捷助游子心意速达家门。年货不再“囤量”而是“求质”,不仅得益于物资的丰富,更得益于物流的便利。“随时想买就买”“省下搬货的麻烦”是线上采买给我们带来的便捷。
从“春运抢票”到“多元出行”,变的是路径,不变的是对归乡的期许。万里归途,心之所属,最美还是回家的路。在外打拼忙碌了一年的游子,除夕之前赶回家乡,是科技铸就起来的“流动中国”的活力。随着出行方式的多元化,人们的春运不仅仅依赖火车,距离远一点的选择飞机、高铁,近一点的自驾回家。回家的体验感也在不断变好,无人机化身“交通疏导员”,机场、高铁站刷脸通行等等,今日之中国,公路成网、高铁飞驰、航班如梭,流动的每一帧都在书写发展的故事。智慧归乡路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可能,让“流动中国”的脚步走得更加从容,交通强国的底气,在车轮飞驰中愈发彰显。
风俗尚可易,情感永留存。我们深信,与时代共进的中国年、藏历年,定能传递出更多的温暖、和谐、团圆与希望,更能全方位展现出中国人的美好生活。
(中国西藏新闻网所登载该网评文章仅为分享交流经验目的,属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本网观点。)
责任编辑:罗宗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