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新密发布” 官方 权威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新密花馍制作技艺
花馍也称面塑、面花,正月十五家家户户蒸灯盏,各种鸡、禽、口袋类花馍。每逢闰月蒸大雁,结婚送各式喜馍等。因其有各式各样而得名的中华民间面塑品,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表达形式,兼具食用、观赏和礼仪三大功能,拥有一千多年历史,已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
新密市白寨镇自古有蒸制花馍的习俗,春节蒸枣馍、大馍和糖包等。新密福李居花馍制作技艺源于李向羽的曾祖母郑秀兰一代,专注于中国花馍艺术的传承和发扬,现有近百年历史。曾祖母郑秀兰心灵手巧,根据当地流传的面塑艺术,制作五颜六色和生动逼真的鸟禽虫兽,供当地群众祭祀、庆寿、子女职业升迁恭贺、丧、喜、节日之用。
随着家里长辈年纪越来越大,第四代传承人李向羽,在中国传统花馍艺术形式和选材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口感需求和健康标准,经过不断地创新发展,打造出栩栩如生和营养健康的系列祝福祝寿花馍,现已在陕西省发展一定规模,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并多次参加全国展销,获得高度评价。
新密花馍制作技艺(福李居)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制作原料,加入老酵面酵头发酵,经过揉、捏、拔、剪等手法制作出可食用且有观赏性的艺术型食品。福李居花馍一般不太大,比较简洁,至今仍保持着原始传统的特点,不插花,而是在造型上,以立体浮雕的形式运用镶嵌,重叠借用,减速压印等手法与技巧,其核心技艺是采用果蔬汁配色、和面、醒发蒸制成型。并以野黄豆、黑豆、红豆、小米、玉米、花生、核桃、红枣、樱桃等为辅助材料装饰,使成品惟妙惟肖。
福李居花馍作品融入时代内容,面里生花,生生不息,主题突出、做工精细、色彩艳丽、各类动物花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食材多样、口感丰富、绿色食材、健康安全、老少皆宜,又被称为“中国式蛋糕”。其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化智慧,代表了富贵、吉祥,寓意深刻。它伴随民俗而产生,又作为民间生活的承载物,为民俗增添了无限光彩,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新密花馍制作技艺传承人
李向羽 13319253926
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魏玮(实习) 一审:赵丽娜
二审:王 卓 三审:刘 辉
来源:新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摄影:刘宏恩
投稿方式
您可以通过进入“云上新密”APP右上角的“照相机”图标,点击“发图文”进行投稿照片。投稿成功后会有专人审核,一旦录用,您的作品将有机会登上新密发布微信哦!
关注新密发布
点亮
↓↓↓为新密加油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