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客户端4小时前
文 | 默 达
DeepSeek确实是火了,火到有太多人想要模仿它的“脸”。日前,部分企业与个人以“DeepSeek”或相关图形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其中个别代理机构涉嫌提供不法服务,具有明显“蹭热点”、谋取不当利益的意图。2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通告,依法驳回上述抢注申请,引发网友热议。
要说抢注商标倒也算不上新鲜事,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大品牌、大企业都曾深受其害,部分公众人物、体育健儿乃至网红名人的姓名也常被别有用心之人盯上,被通过偷换文字,使用简称外号等方式抢注成商标。
其目的不难想见,要么是靠着“蹭名牌”以假乱真,糊弄消费者;要么是“赛博碰瓷”,放任劣质产品把品牌“搞烂搞臭”,逼着企业花高价购买商标所有权。
近年来,这一乱象甚至愈演愈烈,有人开课传授“致富密码”,绞尽脑汁“提前布局”,恨不得将每个好名字都挖成“敲诈陷阱”。
抢注商标的危害有多大?看看“老干妈”就知道,几年时间里,为了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为了防止有人恶意蹭热度,这家企业围绕“老干妈”共注册了192个商标,其中有“老干娘”“老大妈”等语意相近的,也有“老千妈”“老乾妈”等同音像形的,这套“防御性注册”的笨办法还真被许多企业学了去,但为此浪费的口水、花掉的金钱则是实打实的。
全红婵、陈梦等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姓名遭恶意抢注,“搞人心态”不说,更可能为其“招黑”;甚至连华为这样的科创企业,也曾深陷商标纠纷,最终也无奈吸取教训,在商标这事上不仅“荫及亲属”,还要“问遍三‘界’”。
从食品、牙膏等日常用度,到汽车、芯片等高新技术,恶意抢注与自我保护之间的拉锯战最终是空耗资源,让企业和个人都格外疲惫。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多次开展专项行动,完善商标注册审核流程,打击市场乱象。这次DeepSeek商标侵权事件中的迅速动作,释放了鲜明的信号。
然而,现实生活中,“傍名牌”的形式还有很多:抢先注册带有名人称谓的网络ID并高价售卖,欺骗消费者分不清药品名、通用名和商品名来贩售保健品,虽然应用领域不同,傍的“名人名牌”也不同,但无不反映出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
你勤勤恳恳栽树浇水,我不过需要搬把“梯子”;你长期奋斗慢工出细活,我只需要比你早一步“交卷”。侵犯的是知识产权、人格名誉,伤害的则是拼搏的勇气和创新的动力。
还记得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诗云》吗?高度进化的AI为了超越“李白”,决定穷尽所有文字组合。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真要和DeepSeek比抢注商标,凭它的能力,难道不能反过来让你“无词可用”吗?
显然,背后的道理不论是AI还是我们都心知肚明,若还想着靠“傍名牌”来谋取不当利益,恐怕只是不自量力、跳梁小丑罢了。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