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04-02 11:34
“医技医德赛华佗 心热似火如家人”“医德双馨 妙手回春”……悬挂在兰大二院骨二科病区的165面鲜艳的锦旗,是医护团队团结协作在生死边缘托起生命微光、重启无数家庭希望的成果结晶,也是一群医者在绝望与希望的裂缝中托起生命微光的见证。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他们在救治每一个生命过程中那些温暖且动人的点滴故事。
在“发丝”上雕琢希望
2025年3月12日上午8时,84岁的赵玲(化名)被推进手术室,接受颈椎手术。赵玲是一名乡村老中医,医术好,在当地颇有名望。
“患者因为脊髓型颈椎病,一年前就不能走动了,必须接受手术治疗。”经过前期检查诊断,由骨二科主任张海鸿主刀。
“这是一台四级手术,对于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手术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确保身体状况能够承受手术的影响。”张海鸿说,手术如同在发丝上雕花——颈椎神经密布,稍有不慎可能致瘫,主刀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
一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三天后,赵玲便能下地行走,身体进入康复期。
“感谢张主任和他的团队,能下地走路真是太幸福了。”赵玲和家人向张海鸿及团队表达谢意。
根据国家分级标准,四级手术是外科领域最高难度手术,须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的团队完成。兰大二院骨科是国家重点专科,骨二科病区是甘肃省最大的脊柱外科,实力雄厚,有3位博导和8位硕导,80%医生为高级职称,每年手术量2600多台,其中九成以上是四级手术。
不放弃任何一个希望
在骨二科,周开升是最年轻的医生之一,师从张海鸿学习,并称其为“师傅”。
周开升从住院医生到主治医师,他的成长离不开骨二科良好科室环境熏陶以及诸位老师的悉心教导。谈及张海鸿对自己的影响,周开升说:“张主任不仅技术过硬,而且从来不挑病人。不论病情多么复杂,患者情况多么严重,只要挂了他的号,他都会全盘接收。医生也是普通人,逢年过节也想多陪陪家人。但张主任从来不会因为节假日或者患者重病、病情复杂等拒收病人。这对病人来讲,就是希望。”
去年7月,骨二科收治了一位椎管内硬膜外血肿患者,病情严重,患者家属执意立即手术治疗。面对焦急的家属,张海鸿却按下了手术“暂停键”。理由是此类手术处理难度大、风险高,更关键的是患者没有肢体麻木、四肢无力等神经损伤症状,应该选择保守治疗。
“那一周时间挺煎熬的,保守治疗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团队每一个人神经都紧绷着。”周开升回忆道,一周时间,血肿自然吸收,患者出院时感激地说:“幸好没有挨那一刀。我们当时的决定太仓促,幸好遇到了张主任。”
这样的故事在骨二科屡见不鲜。病区走廊里、医生办公室的锦旗层层叠叠,每面锦旗背后,都有重获新生的故事,有脊椎重新挺直的人生。
“医生手里攥着患者的人生,容不得半点草率。”张海鸿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创造生命奇迹
主治医师南伟与患者阳阳(化名)一家保持着紧密联系,阳阳爸爸也经常分享一些阳阳的生活小视频,有走路的、爬楼的、和同学们一起运动的。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一年前曾被认为“可能下肢瘫痪”的孩子如今能正常走路。
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治。2023年的一天,14岁的阳阳从二楼阳台不慎坠落,导致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腰椎爆裂性骨折。被紧急送到兰大二院后出现了休克、大小便失禁、双腿无知觉等症状。
看到阳阳的第一眼,南伟也被严重的伤情吓到了:“当时孩子的伤情非常严重,根据以往经验判断,极有可能下肢瘫痪。”张海鸿和团队连夜组织多学科展开会诊。小儿骨科、小儿重症等多个科室通力协作,为阳阳紧急进行手术。术后的康复治疗,日子一天天过去,阳阳的神经功能逐渐得到恢复。“起初他只能轻微活动,后来个人生活能够自理,现在已经能蹦蹦跳跳重新开启校园生活,这样理想的效果就是一个奇迹。”南伟欣慰地说。
“是骨二科医生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这是一辈子的恩情。”阳阳爸爸送来一面“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饱含了他和家人的感恩之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骨二科每一位医生都心怀对生命的敬畏,用至真至诚的医者仁心、精益求精的医术,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的曙光。他们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被患者口口相传,每日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骨二科也因此被冠以“陇原脊柱守护者”的美誉。
用心守护患者家庭的精神脊梁
副主任医师安江东对一件事印象尤为深刻。
去年秋天一个周六深夜,急诊科转来一位岷县山区的重伤患者。患者在田间劳作时不慎从田埂上坠入沟底,导致全身多处损伤,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下肢瘫痪。
“八小时以内是脊髓损伤救治的黄金时间,患者从受伤到收治入院不足八小时,必须尽快完成手术。”医院当即启动绿色通道。在安排手术时,患者家属难为情地说,手头仅有几千元,其他费用还要找亲戚朋友去凑。
“一切以手术救治为先,费用术后再说。”张海鸿果断拍板。
3个小时后,手术结束,此时时针已指向凌晨5时。
术后查房见证了救治的及时性:24小时后,患者足趾已出现触觉反应;48小时后,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Ⅱ级;第五天,患者已能在康复师搀扶下尝试站立。
“每次查房时,张主任总要检查患者足底反射,并不断鼓励‘慢慢来,咱庄稼汉的腰杆肯定能再挺起来!’”这场生命保卫战不仅展现了脊柱外科团队精湛的“陇原速度”,也折射出当代医者最珍贵的职业品格。
安江东始终记着张海鸿常说的一句话:“面对脊柱损伤患者,我们既要争分夺秒重建骨骼的力学结构,更要用心守护每个家庭的精神脊梁。”这种将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完美融合的行医之道,正是年轻医生需要终身研习的“必修课”。
一面面锦旗,承载着患者重生后的喜悦与感恩;一句句赞誉,诉说着医患之间的深情厚谊。兰大二院骨二科医护人员用爱与责任,编织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成为患者心中最坚实的依靠,也让“陇原脊柱守护者”的称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温暖而明亮。
文·图·视频丨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 宋夏楠 郎佳园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刘杨
欧阳海杰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
网友58415
2025-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