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流新闻23小时前
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手术治疗了!甘肃省中心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等多家医院,近日相继为多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成功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这一创新手术通过重建脑部“排污系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与行为症状,患者恢复效果颇为理想,为众多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手术带来转机
高女士清楚地记得,母亲的记忆力是2021年开始逐渐衰退的。她说:“很多刚刚做过的事情,她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到了一个新环境,还会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出现痴呆的迹象,情绪波动特别大,而且很难控制。”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母亲开始认不出家人,出门后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曾经温和慈祥的老人,变得如此陌生和古怪,作为家人,我们既心疼又感到无助。”
在医院经过核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后,高女士的母亲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
此后,老人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但半年过去了,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发糟糕,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眼神呆滞,甚至拒绝与家人交流,这让一家人忧心不已。
转机出现在2025年1月,高女士带着母亲来到甘肃省中心医院。在这里,母亲接受了甘肃省首例阿尔茨海默病“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手术”。
“术后,母亲的病症明显改善,她又能认出家人了,情绪也明显稳定了许多。”高女士告诉奔流新闻记者,“那个熟悉的母亲再次回到我们身边,全家人都很开心。母亲的记忆正在慢慢恢复,能和我们正常交流,还经常会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说话时眼中也有了光彩。”
“目前,省中心医院已经开展了30余例此类手术,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三科主任屈坤鹏介绍,该手术的原理是通过引流脑中的异常蛋白来缓解病情。“正常情况下,淋巴液会回流到静脉,但由于颈部发生堵塞,导致淋巴液无法正常回流。这个手术就好比在堵塞的河道旁重建脑部‘排污系统’,为大脑打开‘第二排水口’,促进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屈坤鹏表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精神呈现痴呆状态等,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行动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等,帮助他们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术后功能明显改善
那么,哪些患者适合接受这项手术?是否有明确的筛选标准?
屈坤鹏表示,目前全国已有上百家医院开展这项手术,各医院的标准不尽相同。“结合我们30余例手术的临床经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适应症标准:患者需经神经内科或外科确诊为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并且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不过,对于病情太过晚期、长期卧床的患者,不建议接受该手术。手术前,医院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患者术后情况如何?屈坤鹏介绍,通过随访数据以及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了解到,患者的各项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首先,认知能力显著提升,比如术前连家人都无法辨认的患者,术后能够准确叫出家人的名字。
其次,行动能力明显增强,部分患者术前行走不稳、无法走直线,甚至完全丧失行走功能,术后行动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计算能力也有所恢复,有些患者术前连最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都算不出来,术后计算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更令人欣喜的是,术后患者开始主动与人交流,社交功能逐步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项手术尚不能彻底治愈阿尔茨海默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和行为表现,延缓病情的发展进程。
屈坤鹏特别提醒,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家族遗传性倾向。一旦家族中出现患者,建议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家属进行基因检测或蛋白检测筛查。一旦发现指标异常,应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文·图·视频|奔流新闻记者欧阳海杰 赵相龙 实习生 郎佳园 宋夏楠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柴立华
欧阳海杰
奔流新闻记者 全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