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新闻客户端7小时前
大营坡一公交站前“长出”一道20米长的护栏,公交车靠站总是“差颗米”,有的乘客只好站到马路上候车。接到市民向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反映后,贵阳日报传媒集团“融媒问政面对面”栏目记者邀请融媒问政观察员、市人大代表周燕实地走访。经协调,有关单位已拆除护栏,市民候车安全得到保障。
护栏成了“拦路虎”
乘客上下车遇阻
市民反映的“大营坡公交站②分站”,位于云岩区益田假日广场前。4月上旬,记者现场看到,该公交站共有56路、58路等9条公交线路经停,往来乘客人数不少。但奇怪的一幕是,公交站台前的马路上却安装着一排长约20米的不锈钢护栏,与人行道路牙相距约80厘米。
公交站台前安装着不锈钢护栏。
护栏两端与站台之间仅留出不到一米的豁口,记者看到,每当公交车进站时,上车和到站的乘客只能取道两头豁口进出。当上下车乘客较多时,大家互相推搡,有老人被推搡得踉跄,有学生书包被卡在人群缝隙里进退不得。
乘客被护栏“推上马路”。
记者观察到,有乘客为了方便,直接提前站到护栏外的马路上等车,其中不乏带小孩的乘客。对此,乘客也表示无奈:“上下车就那么一个小口子,挤不过别人,只好站出来等车。”
在现场,多位市民向记者和市人大代表吐槽“不懂为何设栏杆”。不少人希望相关单位能拆除护栏,方便乘客通行。
“失能护栏”难护周全
部门来拆除
“挡路”护栏因何而设?是否可拆?记者与市人大代表辗转联系多个部门,最终找到了护栏安装的责任单位——贵阳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中部分公司。
该公司市场经营服务科主管罗松告诉记者,该护栏于2018年安装,当年设置护栏时,该公交站仅有58路、70路两条公交线路停靠,客流量较小,安装护栏的目的是引导乘客有序乘车。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云岩区分局四中队民警全裕晰接受采访时表示,2018年安装护栏时,该中队实地研判了乘车流量,并对公交公司安装护栏进行业务指导。
拆还是留?对此,罗松回应:“接到市民反映后,我们会同交管部门实地踏勘发现,随着该站点线路、客流量增加,护栏不仅失去原有功用,还容易在高峰时段造堵,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决定拆除护栏。”
不锈钢护栏已经拆除。
4月22日,贵阳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中部分公司组织人员拆除了此处护栏。记者回访发现,护栏拆除后,公交车能更好进站停靠,乘客退回站台候车,上下车井然有序。“现在不用站在马路上贴着车流上下车了!”候车市民陆女士开心地说。
人大代表:
城市治理应在发展中求变
市人大代表周燕对护栏的“谢幕”颇为欣慰:“这个事件的处理,体现出城市治理在发展中求变、各方在发展中作为的良好生态。身为人大代表的我,在此过程中尽了一份绵薄之力,为百姓发声,为城市发展出力,让我更添责任感、荣誉感、自豪感!”
市人大代表周燕(左)现场走访。
周燕表示,一道护栏的设置与拆除看似小事,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温度和效能。她将继续关注群众身边事,为推动城市治理建言献策。
【问政记者有话说】
设置护栏,本意在于守护候车人安全;当护栏没能护人周全,反把候车人“推向马路”时,拆除它才是最好的选择。大营坡公交站护栏的“存与废”,是一场多方协力的民生问题“修复课”。城市精细化治理既需前瞻规划,更需时刻倾听民声、响应民需,在不断修正细节的过程中,为提升市民幸福感“加分”。
来源:贵阳市融媒问政平台
记者:杨萱 王晴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