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8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八期#
#成语典故#
【成语】形格势禁
【拼音】xíng gé shì jìn
【释义】
指受形势或条件的阻碍限制,事情难以进行。其中“格”指阻碍,“禁”指制止。形容因外在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无法顺利行动。
【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成语故事】
这一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孙膑的军事策略。孙膑在齐国担任军师时,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援赵。田忌原想直接进军赵国与魏军交战,但孙膑建议:“魏国精锐部队在外作战,国内空虚。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魏军回救。这样既能解赵国之围,又能以逸待劳击败魏军。”田忌采纳其计,果然大获全胜。
孙膑的“形格势禁”策略,意指通过攻击敌人要害(“批亢捣虚”),使其因形势所迫(“形格势禁”)不得不放弃原有计划,从而被动应对。后来这一军事术语演变为成语,泛指因客观条件受限而无法行动。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作谓语、定语,强调受制于客观形势。
例句:原计划本周开工,但因资金未到位,形格势禁,只能暂缓实施。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