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发布10小时前
秃发乌孤(?—399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开国之君。秃发鲜卑源出于塞北。曹魏初年,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诘汾的长子秃发匹孤和嫡子拓跋力微不睦,秃发匹孤便率众“自塞北迁于河西”。这与吐谷浑因兄弟关系不睦而迁徙,情形类似。
迁至陇右之后,秃发部游牧于“东至麦田、牵屯,西至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晋书•秃发乌孤载记》)区域,即东至平凉牵屯山,西至青海湖,南至青海贵德县,北接甘肃的荒漠地带。这个范围,其实也大致是乞伏部的范围,只不过乞伏部以陇西为中心,一般不出金城以西;而秃发部则逐渐靠西,以青海东部为中心。由此再去推理,秃发部的南迁路线,很可能与乞伏部相同,都是由阴山、贺兰山、六盘山而逐渐分布于甘肃境内的;当然,这层意义上的秃发,与拓跋确实同源,“秃发”“拓跋”很可能是同一鲜卑语的不同音译而已。称其为“河西鲜卑”,主要是因其活动在兰州、靖远黄河之西,而并非指河西走廊。
西晋时,秃发树机能曾经领导秃发部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抗斗争,他们杀秦州刺史胡烈、败凉州刺史苏愉,“尽有凉州之地”。但是,这场斗争被西晋政府残酷镇压,从此,秃发部陷入了百年消沉之中。直到秃发乌孤之父秃发思复鞬时,部众才渐渐强盛起来。传接至秃发乌孤时,河西鲜卑已经成为黄河以西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后凉吕光也派人委任秃发乌孤为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武县侯。从此,河西鲜卑也开始了其短暂而艰难的建国史。
秃发乌孤建国的第一步,是“筑廉川堡以都之”,即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以为都城。第二步是降伏周边部落,“大破诸部”,至少在青海境内统一号令。第三步是自号称王。隆安元年(397年),秃发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大赦境内,年号太初。这正是吕光晚年政昏之时,乌孤准确捕捉到了建国窗口期。然后他率军攻克金城,占领兰州地区。其实这时候,乞伏部也占领着金城。显然,是两部鲜卑分别占据了金城郡的部分地区而已。第四步是完善官制。从《晋书•秃发乌孤载记》来看,其所署职官,无论是“四夷之豪隽”“文武之秀杰”,还是“中州之才令”“秦雍之世门”,完全以汉族士大夫为主体。显然,其汉化程度要比起乞伏部深得多。
秃发乌孤的下一个宏愿,就是灭掉后凉吕氏政权。他曾经问臣下:“乾归擅命河南,段业阻兵张掖,虐氐假息、偷据姑臧……兼弱攻昧,三者何先?”即乞伏氏西秦、段业北凉、吕氏后凉三个政权,先灭哪一个?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吕光年衰政昏,二子争权,加之路途不远,费功较少而所获甚大,所以一致同意先讨伐后凉。应该说,这是个完全正确的决策。
但遗憾的是,随后乌孤闹了一个后果严重的“酒驾”——“因酒坠马伤肋”,即乌孤醉酒骑马,掉下来伤了肋骨,而且一病不起,竟至殒命。在位仅近三年,便英年早逝,“出师未捷身先死”,空留着已经绘好的蓝图,让人惋惜。
编辑:章皓然
审核:陈述先
来源:黄河清风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