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闻客户端8小时前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通讯员 何祥弘)今年4月,在2025年一季度陕西省重点项目观摩(陕南片区)活动中,作为汉中市数控机床产业链强链补链的关键项目——固达数控(汉中)有限公司工业母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如同明星一般闪亮登场,以前所未有的状态进入人们的视线,让人耳目一新。在这个项目的背后,不得不提起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固达数控(汉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黄永峰。
2024年10月,固达机械与南郑区签约建设工业母机研发制造基地,在规划阶段,黄永锋提出“双轮驱动”策略:通过一期工程改造现有7500平方米厂房让项目先落地,实现年产能300台套、产值1亿元;再规划建设8500平方米的二期厂房,3000平方米研发办公空间,进一步扩大生产空间,提升年产能500台产值2亿元。既要快速形成产能产值,又要构建核心技术,为项目后续高效推进奠定基础。
然而,项目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期厂房改造过程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局面,以及关键生产设备交货期长造成工程进度延误,黄永锋及时召集施工方优化方案,快速落实,及时跟进,在投产冲刺阶段,他带头驻扎车间,首创“三班三运转”模式:白天调试设备、夜间培训员工、凌晨复盘进度。为解决配电工程造成的建设进度拖延,采取分段施工,分段投产,避免了整体施工进度滞后造成无法投产的困扰,确保如期顺利投产。这种“问题不过夜”的作风,感染了整个项目团队。终于在2025年2月底,基地首台精密数控机床下线,比原计划提前15天。更令人瞩目的是,两个月内实现产值近2000万元,首批交付的20余台设备实现“零故障运行”,客户满意度达100%。
站在新起点,黄永锋已着手规划二期工程。按照规划,建设占地20亩的配套产业园,固达数控(汉中)有限公司自主建设一条精密机床零件加工生产线、一条精密数控机床装配调试生产线,同步吸引上游企业入驻园区,持续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带动本地工业母机产业链快速发展。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制造机床,更要成为西部智能智造的系统服务商。”黄永峰说。未来三年将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机床制造“卡脖子”技术,力争在2026年实现国产高端数控机床整机自主化率突破80%。
从珠三角到秦巴山区,黄永锋用实干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的担当,当问及奋斗动力时,他望向车间里忙碌的年轻技师们:“看着这些‘工业母机’将助力中国制造升级,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在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上,有这样一位有着50余年精密数控机床研发制造技术的一代工匠,一定会谱写出一部关于智能制造的奋斗篇章。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