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9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科教资源比较丰富。要把这些条件利用好,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要集聚创新人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补上云南创新人才缺乏的短板。”
乘着东风,一所崭新的大学——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应运而生。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批准筹建滇西大;2017年5月10日,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明确“学校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制图:唐梦珊

▲滇西大总部正门

▲滇西大总部全景
滇西大总占地1728.1亩(其中,总部870.4亩、傣医药学院156.62亩、普洱茶学院198.7亩、珠宝学院502.4亩)。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58个,拥有省部级科研团队与平台5个,与企业共建研究院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17个。

▲学校总部西校区(原云南建设学校)

▲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傣医药学院

▲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的普洱茶学院

▲位于保山市腾冲市的珠宝学院
10年来,滇西大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以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按照“分层治理、产教融合、需求驱动、合作办学、开放衔接、省部共建”的原则,从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办学实现滇西片区全覆盖,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创办傣医药学院,在普洱市创办普洱茶学院,在保山市腾冲市创办珠宝学院,拓展了丽江师范学院、临沧现代职业教育中心等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合作创办怒江学院、迪庆学院,孵化出怒江职业技术学院和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改变了西双版纳州、怒江州、迪庆州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带动了滇西片区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滇西片区集聚了大量优秀人才。

▲傣医药学院学生制作傣医拖擦包

▲普洱茶学院学生进行茶叶审评

▲珠宝学院学生开展工艺美术品设计顶岗实习

▲测绘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前往“苍洱云”机房开展专业认知实践

▲健康科技学院学生开展临床技能实训

▲建筑工程学院到全国首座单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绿汁江特大桥开展现场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墨弦书院实验小学开展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实践教学
滇西大从2017年的6个本科专业招收480名学生起步,目前在籍在校学生总人数2.3万人,有本科专业48个、专升本专业18个、专科专业24个,现有珠宝文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茶叶与食品、智能制造、绿色建筑与村镇规划、现代物流、智慧农业等11个专业群,涵盖工、法、理、教育、农、医、管理、艺术8大学科门类,康复治疗学、傣医学、茶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智慧农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珠宝首饰设计与工艺等专业与滇西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凸显应用型、技术型特点,为滇西地区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十年来,学生荣获国家级竞赛奖项969人次、省级竞赛奖项1037人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学金和先进个人荣誉3196人次。

▲2018年9月7日,滇西大举行第一批特聘教师聘任暨教学研讨会

▲2023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三尺讲台 银龄生辉》,重点介绍滇西大银龄教师工作开展情况,图为银龄教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孙贤林接受央视记者采访(央视报道截屏)

▲银龄教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退休副教授章铮为滇西大学生讲授《经济学原理》

▲银龄教师、武汉大学退休教授刘伟为滇西大学生讲授《管理运筹学》

▲2022年9月9日,全国银龄教师群体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闪亮的名字”荣誉称号,滇西大银龄教师、大连理工大学退休副教授杨薇作为银龄教师代表参加中央电视台表彰活动
滇西大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及省属重点高校优质资源,得到70多所部属省属高校全方位的支持,来自“双一流”高校的35位挂职干部和284位退休老教授参加教育部“银龄计划”先后到校支教支研,通过“传、帮、带”,变“输血”为“造血”。现有教职工1367人,博士13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19人,26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来源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杨加方 寇丹玫)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
编辑:刘杨
展开剩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