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职场最好的活法:对上不卑,对下不傲,对己不悔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细细品味,这话放在今天的职场,尤其是对走到中年的我们来说,依然字字珠玑。
人到中年,在职场上往往承上启下,既要面对上级的期许与压力,又要带领下属或后辈共同前行,同时还要与自己内心的焦虑和解。
这时候,能不能保持一份平和、得体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和而不同”,不正是要求我们对上级既要尊重合作,又不失独立思考;
对下属既要指导引领,又不盛气凌人;
对自己既要反思过往,又不沉溺悔恨吗?
这大概就是职场中年人能活得舒展、自在最好的状态了。
01. 对上不卑:守住专业,赢得尊重
“不卑”,不是要你顶撞对抗,也不是让你恃才傲物,而是在尊重职级的前提下,守住自己的专业判断和职业底线,不因对方位高权重就唯唯诺诺,失去自我。
靠谱的专业能力和不亢不卑的态度,才是赢得尊重的基石。
我想起之前共事过的一位技术总监,老周。
他性格内敛,话不多,但技术功底非常扎实。
有一次,公司高层基于市场压力,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项目上线时间表,要求技术团队压缩近一半的开发和测试周期。
会议上,几位高管轮番强调市场机遇稍纵即逝,态度颇为强势。
其他几个部门负责人都面露难色,但没直接反驳。
轮到老周发言时,他没有先诉苦,而是平静地摊开一份详细的技术评估报告,逐条分析了现有技术架构下,强行压缩工期可能带来的风险: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用户体验断崖式下跌等等,每条风险后面都附有具体的数据支撑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预估。
他语气平和,条理清晰,既不抱怨人手不足,也不指责决策草率,只是纯粹从技术可行性和风险控制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专业意见,并提出了一个相对稳妥、分阶段上线的替代方案。
当时会议室气氛有点凝重,那位拍板的高管脸色也不太好看。
但最终,公司高层经过权衡,还是采纳了老周的建议。
后来那位高管私下说:“老周这个人,虽然有时‘不开窍’,但他说的话,有理有据,是真从公司长远利益考虑,让人信服。”
老周正是用他的专业和那份不因压力而动摇的“不卑”,守住了技术底线,也最终赢得了上级的信任和尊重。
02. 对下不傲:放低姿态,成就他人
人到中年,在职场上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位置,很容易不自觉地就端起架子,对下属或年轻同事颐指气使。
但真正的领导力,从来不是靠职位赋予的权力来压人,而是靠放低姿态去倾听、去赋能、去成就他人。
不傲慢,才能聚拢人心,激发团队的活力。
这方面,我特别欣赏导演李安的一些做法。
虽然他是国际知名大导演,合作的都是顶尖演员和团队,但他似乎从没有什么“大导演”的架子。
据很多和他合作过的人回忆,李安在片场非常谦和,善于倾听。
即使是对待一个场记或者助理,他也会耐心听取对方的想法。
他不会因为自己经验丰富就否定年轻人的创意,反而常常鼓励大家提出不同意见。
在指导演员时,他也不是那种指令式的、不容置疑的导演,而是更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帮助演员挖掘角色内心,允许演员在框架内进行自己的探索和表达。
他把光环和成就感,很大程度上分享给了整个团队。
很多演员都说,和李安合作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感觉自己被尊重、被激发。
这种“不傲”,源于他对创作本身的敬畏,以及对每一个参与者的价值的认可。
也正是这份谦和与尊重,让他能够凝聚起最优秀的团队,一次次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放低姿态,用心成就他人,最终也成就了自己。
03. 对己不悔:接纳过往,专注当下
中年回望,谁的人生没有几件憾事?
或许是错失的机会,或许是走错的路口,或许是未尽的理想。沉溺在对过往的悔恨中,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消耗当下的心力。
真正的成熟,是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接纳那些不完美,然后把目光和精力,聚焦于此时此刻你能做的事情上。
书法大家启功先生,他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
出身皇族后裔,却经历了家道中落、求学坎坷;才华横溢,也曾因时代原因遭遇不公。
如果他总去想“如果当初怎样怎样”,那内心该有多少不平和悔恨?
但他晚年给人的印象,总是那么豁达、幽默、通透。
他调侃自己的姓氏,笑谈过往的经历,字里行间、言谈举止都透着一股看淡风云后的平和。
他没有因为早年的挫折而停止治学和创作,反而更加专注于书法、绘画、诗词、文物鉴定这些他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情上。
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当下”能做的事情——写字、教书、研究学问,服务社会。
他不试图去改写过去,也不强求所有人都理解他的价值,只是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
这份对过往经历的接纳,对当下专注的投入,让他晚年活得格外充实和安详,也赢得了广泛的尊敬。
接纳自己走过的路,无论好坏,都是构成“我”的一部分,然后轻装前行,把心思放在眼下和未来,这或许就是“不悔”的真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