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客户端7小时前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拿到体检报告 看到几个“↑↓”箭头就慌了神? 其实有些“异常”指标 不仅不用治 还可能是健康的加分项! 今天带你看懂 那些医生都羡慕的“好异常” 这4个看似"异常"的指标 可能是健康加分项 这4种指标的异常不但没有问题,反而医生都羡慕你。 低血压: 若没有头晕、眼前一黑,这些大脑供血不好的表现,或者胸闷、气短,这些心衰的症状,就没必要太过担心。 研究显示,高压在90mmHg以上,低压60mmHg以上,数值越低,心梗、脑梗风险反而越低! 慢心率: 心率越慢越长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理想心率: 白天活动时,心率在50次/分以上,并且没有供血不足的相关症状。 抗体阳性升高: 意味着你不易被病毒感染。 乙肝表面抗体升高≠感染乙肝,而是疫苗起效或曾感染已康复。 某些抗体高,代表身体对病毒/细菌有免疫力,是好事儿,没必要过度担心。 高密度脂蛋白: 属于“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高,心血管更健康,箭头向上不用愁! 注意:这些“小问题”也别焦虑 肺结节<5mm:定期复查即可,恶性概率极低; 二三尖瓣轻度反流:心脏“门”有点松,但不影响功能; 肝肾小囊肿:多数是良性,年年体检观察就行;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年纪大了常见,坦然面对。 不同年龄段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项目 体检其实是一件特别个性化的事情,每个人职业、年龄不一样,检查的项目也要有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体检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除了常规项目,每个年龄段还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项目。 20~30岁: 重点关注一下传染病、皮肤病和生殖系统疾病。比如肝功能五项、乙肝五项、HPV检测、妇科检查及前列腺检查等项目。 30~40岁: 这个年龄段普遍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体检时应该特别关注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 40~50岁: 这个年纪是健康高危期,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可以检查心超、动态心电图等项目。 40~50岁癌症发病也逐渐增多。癌症筛查方面,女性重点关注乳腺及妇科疾病(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乳腺癌,HPV+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男性更要关注胃肠疾病,胃肠镜检查可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另外,肺部CT检查可筛查肺癌。 50岁以上: 人体机能衰退,尤其是女性骨质疏松高发,需要筛查骨密度。 其他项目:包括血糖、血脂检测,眼底检查,以及女性妇科和男性前列腺检查。 “三高”需要重视这些检查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三高”人群,需要重视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等项目。 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的人群,应详细告知医生,针对性检查相关项目。 这些“异常”指标 可能还是健康的加分项 这4个“异常”指标,医生看了都羡慕: 低血压、慢心率、抗体阳性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不同年龄段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项目 20~30岁:重点关注肝功能五项、乙肝五项、HPV检测、妇科检查及前列腺检查等项目。 30~40岁:特别关注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项目。 40~50岁:重点关注心超、动态心电图、癌症筛查等项目。 女性重点关注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乳腺癌,HPV+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 男性要关注胃肠疾病,胃肠镜检查可筛查胃癌,结直肠癌等。 50岁以上:需要筛查骨密度。 “三高”人群:需要重视颈动脉超声、心电图、心脏超声、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等项目。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