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4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4月30日,特斯联更新招股书并披露最新财务数据。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5年的特斯联,是中国AIoT行业的参与者,致力于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及空间智能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其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及AIoT智能体已逐渐成为其空间智能体系的核心技术支撑。
近年来,开源基础模型的持续迭代,为AI行业生态格局带来深远影响。AI大模型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AI智能体也迎来全面爆发。在此背景下,特斯联业务迎来高速增长期。从招股书更新情况来看,特斯联2024年度收入为18.43亿元,相较2023年同比提升83.2%。2022年、2023年,特斯联的收入分别为7.38亿、10.06亿。由此测算,2022-2024年特斯联复合增长率达58.0%,这让它成为AI行业营收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2024年营收增长超80%,降本增效带来现金流持续优化
近年来,随着AIoT与大模型的加速融合,AIoT市场迎来高速增长期。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全球AIoT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31.7%。
就中国市场来看,灼识数据显示,中国AIoT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821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9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1.1%。预计到2028年,中国公域AIoT市场规模将达到7440亿元,2023-2028年的CAGR为12.8%。
特斯联自创立之初即聚焦于AI与IoT技术的创新技术融合,其在9年时间里构建了AIoT全栈式技术产品体系。当AIoT市场发展步入快车道,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特斯联近年也有着不俗的业绩表现。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特斯联收入分别为7.38亿、10.06亿、18.43亿。由此测算,2022-2024年特斯联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8.0%,领跑于AIoT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其他营收在10亿元以上的AI公司,特斯联也体现出领先优势。2024年,商汤科技、地平线、优必选、第四范式营收分别为37.7亿元、23.84亿元、13.05亿元、52.61亿元,相较2023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0.8%、53.6% 、23.6%、25.1% 。对比来看,特斯联已然成为AI行业营收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营收的增长通常与高效的企业治理与团队设置密切相关。
据接近公司的投资人透露,自去年开始,公司对内部人员及业务结构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针对生成式AI的发展,分别设立了AIoT Infra、AIoT LM和AIoT Agent团队,以应对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营收增长的同时,特斯联在成本端的控制也颇有成效。招股书显示,特斯联三费费用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由2023年的76.9%下降至2024年的45.0%。
得益于向好的营收趋势,2025年,特斯联新增投资6.5亿元,招股书披露,本轮为D++轮的投资获得所得款项,新入股股东包括:青岛汇铸、青岛得厚、九江鄱湖、长沙经开等国有资本,诺哲瑞英、上海瑞力等产业基金。
另外,在市场拓展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联的产品已被来自全球160个城市的800多个客户部署,包括中国、阿联酋、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截至2024年12月31日,特斯联在手订单金额达23亿。公司总客户数量由2022年的224个、2023年的330个提升至2024年的342个,客户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三大业务板块升级释放增长新动能
今年以来,中国AI公司DeepSeek发布的DeepSeek-R1系列模型,凭借其创新的架构设计、低成本高效能的技术路线,成为全球科技圈、创投圈关注的焦点。
作为异军突起的中国力量,DeepSeek为AI行业生态带来深远影响。业内人士分析称,以R1为代表的系列基础模型的发布,显著降低了AI市场对 CUDA 生态系统的依赖,国产信创算力迎来全新机遇,对智算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全新的模型训练及推理范式使 AI 算力成本进一步降低,加速了更多应用生态的崛起,也极大提升了模型的训练及推理效率。
被视为AI大模型落地应用重要载体的AI智能体(Agent),正掀起新的行业风暴。据Research and Market预测,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8%。
在此背景下,作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融合创新的代表企业,特斯联的业务体系实现全面升级。公司聚焦AIoT领域模型、AIoT基础设施、AIoT智能体三大战略方向,推动前沿技术与产品体系的迭代升级。
三大业务板块的优化升级,构建了特斯联的空间智能技术版图,也为未来的业务持续增长带来新动能。
从宏观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正不断加大在AI市场的投入。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包括系统软硬件及服务)达1540亿美元,而中国已经崛起为全球第二大人工智能市场,人工智能的支出在2023年达到148亿美元,占全球人工智能支出的约10%。
如今在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背景下,中国正通过强化AI产业的自主可控性,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提升产业链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特斯联的技术路径恰好呼应了这一趋势:基础设施层实现全周期自主可控,领域模型基于国产大模型深度优化,智能体产品在多种场景逐渐实现应用。这种技术自主可控与场景纵深落地带来的双重优势,让特斯联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打开全新增长空间,更为中国突破技术围堵、把握人工智能时代话语权贡献力量。
(编辑:林坤)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