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3小时前
#创作挑战赛八期#
养娃路上,宝宝的很多行为,真的让妈妈哭笑不得。
半岁的妞妞,最近喜欢把小手放进嘴里,吃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看着妞妞“吃手”的模样,妈妈真的是哭笑不得,一方面举得萌趣十足,一方面又特别担忧。
毕竟,“病从口入”的道理,每个妈妈都懂,就怕宝宝因为“吃手”而影响身体健康。
可实际上,每个宝宝都会有吃手的时候,这属于正常情况。
当然,宝宝吃手也是有原因的,这一点妈妈们也要提前知道。
第一个:口欲期本能需求
宝宝在0—1岁左右会经历口欲期,这是他们成长发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宝宝通过嘴巴来探索周围的世界,吃手就是他们满足口欲期本能需求的一种方式。
就像宝宝刚出生时,会通过吃母乳来获取营养和安全感一样,吃肉也是他们自我安抚和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
当宝宝感到无聊或者情绪有些烦躁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小手放进嘴里,通过吸吮来获得满足感。
第二个:长牙期的不适感
宝宝在长牙期间,牙龈会感到肿胀、疼痛等不适。
而吃手,可以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刺激,缓解长牙带来的各种不适感。
很简单的道理,当大人牙疼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用舌头去顶牙齿一样,何况是宝宝呢?他们吃手,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缓解长牙的痛苦。
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宝宝在长牙期间,他们吃手的频率会明显增加。这其实,就是宝宝在向父母房信号,提示他们可能正处在长牙阶段。
第三个:缺乏安全感
有一些宝宝处于陌生环境,或者与家人分离的时候,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时。
说白了,宝宝就是想通过吃手来寻求安全感。对于这样的行为,很多大人可能理解不了,可事实就是这样,宝宝只想通过“吃手”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
不要小看“安全感”,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它是特别重要的东西,直接关系到宝宝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
第四个:模仿学习行为
别看宝宝年龄小,其实特别都特别聪明,尤其是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能让宝宝很快学会周围人的动作。
如果看到周围有人“吃手”,宝宝就会忍不住去学习,然后试着做同样的动作。不得不说,这类型的宝宝真的很聪明。妈妈们不要只看到吃手的坏处,而忽略模仿行为带来的好处。
吃手行为,背后的潜在影响需要警惕
宝宝经常吃手有危害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就是卫生问题,宝宝的小手经常会接触到各种物品,上面难免会沾满细菌和病毒。经常吃手,就可能把这些细菌带入口中,进而影响健康。
其次就是牙齿发育,宝宝在吃手的时候,手指会对牙齿和颌骨施加一定的压力。很多宝宝牙齿排序不整齐、咬合异常,都是吃手指的缘故。
最后就是手指变形的问题,宝宝的小手比较柔软,长期吃手可能会导致手指变形。再有就是,吃手的时间久了,手指皮肤也会受到磨损。
对了,最重要的是宝宝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性。如果真的这样,对宝宝未来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心理健康、社交能力都会比同龄人略差一些。
应对吃手,这些方法要掌握
1、提供替代物品
当宝宝吃手时,家长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替代物品,如安抚奶嘴、牙胶等。
安抚奶嘴可以满足宝宝的吸吮需求,同时也可以减少他们吃手的频率;牙胶则可以帮助宝宝缓解长牙不适,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不过,在选择替代物品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安全、无毒、易清洗的产品,并且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宝宝的健康。
2、增加亲子互动
想让宝宝戒掉吃手的习惯,那父母就要多花一点时间,多陪陪他们。
亲密互动,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玩游戏、讲故事、唱歌,这些活动都可以增加亲子感情,满足宝宝的情感需求。
只要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关注,宝宝心里就会得到很大满足,从而减少他们吃手的欲望。
写在最后:家有吃手宝宝,妈妈们真的不用过于惊慌,但也不要忽视。了解宝宝吃手的原因之后,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