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 点击上方“马江博说趋势”,再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文章每天自动推送
我是马江博,关注我,看清趋势与财富。
铁饭碗缩编。
最近,江西竟然出现了地方停止招聘教师的新闻,万年县宣布,2025年将暂停英语教师招聘。消息一出,就引起舆论关注。
要知道,万年县的教师人数,之前还处于上涨当中。2020年到2023年,专职教师人数上涨1000余人,2020年中小学专职教师4159人,2023年则是5217人。
可到了今年,教师岗位突然停招,为什么?
原因还在于生源人数变化。
2020年,万年中小学学生77470人,而2023年就下降为65784人,学生人数下降1万余人,在师生比例上,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分别为1:19、1:13.5,而万年县的小学师生比为1∶13.18,初中为1∶10.48。
而万年县政府办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披露出生人口从2008年的7934人下降到2024年的2478人,大幅减少70%。
万年县就是当下教师过剩困境的典型。放大来看,根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开数据,全省招聘教师人数更是断崖下降。2020年共招聘20775人,而到2025年仅招聘2146名,缩减近90%。
县域停招教师,就是当下人口大洗牌趋势的时代缩影,而更大的趋势在于:教师的铁饭碗已经开始不保了。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中国专任教师人数增速越发加快,其中2018年为16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45.96万人。2019年、2020年每年增长60万,而到了2023年,中国专任教师人数已经高达1891.78万人,短短五年就增加教师219万人。
而同一时间,发生了什么?人口增长率大滑坡。
从2017年开始,全年人口出生数持续下降,2018年就比上年减少200万人,2020年、2021年都比前一年减少200万左右。
而根据学者研究预测,2020~203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变动,2024年达到峰值约1.46亿,2025~2028年平均每年学生以一两百万的量级在减少,2028~2035年每年减少三四百万的规模,最终到2035 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将比2020年的1.4亿减少约3000万。
而这一同期,教师人数并没有减少,根据预测,到2035年,全国小学教师可能过剩150万,初中教师过剩37万。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就有近200万人员面临过剩的情况。
所以,生源减少,教师过剩,就是当下严峻的趋势。
会有什么结果?最直接的,就是学校关停潮。有学者预测,2035 年全国小学、初中需求数分别为9.28万和4.79万,较2020年分别减少5.14万和0.38万。
而实际上,2022年到2023年,就2.04万所幼儿园关停。而小学层面,2023年,全国高达5600多所小学关停。
当学校都不存在,教师的饭碗自然难保。虽然,关停学校以民办居多,但公立学校教师已经感受到了寒意。2025年,福建省、山西省、安徽省、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陕西省、河南省、云南省、黑龙江等十余个省份都将开展“选调”“县管校聘”“交流轮岗”。
2025年3月10日,同样在江西省,南城县发布通知,面向全县乡镇在编教师公开选调55人至24个县直单位的事业单位工作,全县共有超过140位老师报名。
南城县教师报名踊跃,其实就是嗅到了饭碗不牢固的气息,个体主动探索出路。
如果自己无法寻找出路,过剩教师群体则可能面临被动调整:在江西省内,赣州市赣县区在2024年8月发布通知,为了化解农村小学师资富余而初中师资不足的矛盾,将部分农村小学老师转岗至农村中学任教;丰城市也在2024年4月从城乡小学共选调160名老师至城区初中任教。
看似正常的流程下,教师岗位的饭碗仍然不牢固,有知情人指出,选调、跨区任教、交流学习相对温和,而一旦教师经过“县管校聘”校内、学区、县内三级竞聘的筛选后,却没有找到契合的岗位,很可能就从交流走向分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先面临饭碗风险的,是大批县域教师。而这也与县域人口结构失衡有着紧密联系。2010-2020年,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整体接近90%,低线地区流向高线城市成为大势所趋。
当成年劳动力集体奔向大城市后,生源自然也就难以保证了,所以,生源危机蔓延的起点,就是在县域层级。自然,最先受到冲击的教师岗位也从县域开始了。
我是马江博,大变局时代,关注我,看懂趋势,看到财富。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