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客户端3小时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9件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展现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的工作成效。
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知识产权检察厅)副厅长刘太宗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领域广泛、类型多样,涵盖先进制造业、软件算法等高新技术领域,网络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领域,以及中医药等重点民生领域。
在“宁波声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系列虚假诉讼监督案”中,检察机关强化虚假诉讼监督,一体履行知识产权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职能,监督纠正错误民事裁判,依法移送犯罪线索,被告人被判处刑罚。
在“北京君某科技有限公司、孙某明、胡某伟等四人侵犯商业秘密案”中,检察机关同步审查刑事犯罪与民事侵权事实,从关联的在先民事判决中审查发现遗漏侵犯经营信息犯罪线索,综合全案证据予以追诉。
此次发布的“张某、孙某侵犯著作权案”是数字版权领域新类型案件,涉案作品众多、金额特别巨大,检察机关精准认定行为人采用“盗链”方式传播作品,侵犯了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依法以侵犯著作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网上侵权等行为,检察机关持续探索办案新路径。此次发布的“吴某烽、石某园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涉及中医药网络售假行为,检察机关积极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强化电子证据的收集与审查,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侵害法益等因素准确认定罪数、适用罪名。
刘太宗表示,发布这一批典型案例意在更加全面、直观地展现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引领知识产权检察案件的专业化、规范化办理,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记者刘硕、朱高祥)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