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3小时前
说到立夏,你有没有这样的奇怪现象?明明温度渐渐升高,但胃口好像越来越“小气”,饭量也比春天少了,偶尔甚至还觉得口干舌燥,稍微吃点烧烤或者甜饮料就“冒火”。我自己以前没注意过,毕竟年轻的时候只管吃,哪还管那么多…结果家里老人动不动就开念,说“这时候身体最容易出问题,乱吃不行!”搞得我挺迷惑,难道立夏真的有啥讲究?
慢慢发现,其实还真有不少老规矩和保养门道。每到这个节气,菜市场的菜色和价格也“悄悄变脸”。像青菜、黄瓜纷纷大降价,羊肉、牛肉倒是没啥变化,倒是有些热门零食、饮品蹭蹭涨,仿佛也在用“钱包”提醒大家:快换季了,该调整伙食啦!
说回禁忌,真的不是迷信。上海人有句老话:“立夏后,莫贪凉,忌大补,少重口。”自己吃过亏才知道为什么。去年我和几个朋友去烧烤摊聚餐,啤酒撸串不停,回家胃胀气,还上火长痘,结果几天下来身体一直蔫儿蔫儿。查了一圈,传统说法是夏季阳气渐旺,身体容易“积热”,如果还拼命吃辣烤、大鱼大肉或者天天冰粉奶茶,肠胃可不得罢工嘛!
总结下我踩过的三大“坑”——
一是别猛吃生冷食物。
夏天吃冰西瓜、冰奶茶一爽,但胃肠这会儿正进行换挡,受不了冷刺激。我去年挑战三天连吃两斤冰西瓜,半夜直接腹泻上演“窜稀”,肚子凉好几天。后来长记性了,西瓜啥的室温放一会儿,饮料也去冰,只要别贪那一嘴清凉,舒服多了。
二是忌暴饮暴食和油腻大补。
有人觉得夏天出汗,得补肉补油——拜托别高估人类身体解析脂肪的能力!我有一阵贪嘴,连着几天晚饭吃牛羊肉煲+啤酒,结果肚子胀得跟个气球一样,夜里还反酸…老人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顺季”不是没道理的。夏天主打的还是清淡、易消化。
三是少碰辛辣和腌制重口味。
麻辣烫、泡菜、冷面这些,别看吃着带劲,上火伤口腔,大汗淋漓还莫名口干。《本草纲目》都加了一句:“夏不可多食辛热。”我那阵子追韩剧学人家狂吃泡菜,爆痘不说,嘴巴还长溃疡,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既然说了禁忌,也要说说必吃好物。立夏后这几种食物,我家年年“轮岗”,怎么吃都不腻。
我第一个要安利的是绿豆。绿豆汤清热解毒,排汗去湿气,价格又超亲民。杂粮店绿豆两三块钱一斤,夏天一大锅,冰镇后就是顶流“饮品”。家有老人小孩的话,适量加点百合、薏米,更润燥养胃。
提个小窍门,有皮的绿豆不易煮烂,可以提前泡一夜或者开水焯一遍再炖,口感细腻不发涩。
第二爱吃的是黄瓜。为什么?便宜,清爽,水分爆炸!每天早上一根黄瓜拌酸奶或者做个拍黄瓜,清脆鲜嫩,夏季“降温神菜”。而且黄瓜热量低,也很适合减肥的姐妹兄弟们。
丝瓜也是我的心头好。小时候夏天,外婆最爱做丝瓜蛋汤,说能清火润肺。我自己试了下,炒丝瓜和焖虾仁、瘦肉都很搭,入口微甜又爽口。有次贪便宜买过偏老的丝瓜,吃起来渣多又没啥甜味,后来都挑细瘦外皮嫩绿的,果然吃起来嫩滑香甜。
不能漏掉冬瓜。立夏以后,冬瓜真是清热去湿、排毒利水的一把好手。做冬瓜虾皮汤或者冬瓜海带排骨汤,家里人一人一碗,通体清爽~有一阵超市买了进口冬瓜,价格翻了两倍,结果煮出来寡淡无味,还是本地农贸市场的“土冬瓜”更香更实惠。
最后必须要提西红柿。入夏本地西红柿大爆发,炒蛋、做汤、凉拌、生吃都爆好吃。西红柿维C高,酸甜适口又润燥。偶尔买了点便宜小番茄,发现皮厚味淡,还是推荐多花点零钱买新鲜露天种植的,回报绝对超值!
说到选购,我个人有几点经验:新鲜蔬果无论多贵都值,因为应季蔬菜运输成本低、农药残留少,一般在五六月份价格都很合适。要挑叶片嫩、表皮光滑没斑点的,重量压手且有淡淡清香味,绝对不会出错。如果路边菜贩子说“这是当天采的”,可以偷偷折点小叶子闻闻,青气重的往往最嫩。
家里要是手头宽裕,可以试试有机生鲜平台的新款蔬菜包,虽然贵点,但大多数真的新鲜耐储存。也踩过点坑,某宝买过“无土基质栽培”的菜,看着漂亮,味道却寡淡,不如自家楼下市场来的地头菜实在。
说白了,顺应时令不就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吃饭的态度嘛。每年立夏之后,只要遵循老话,少碰坑、多吃好东西,身体自然舒坦,钱包也不闹脾气!#创作挑战赛八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