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05-06 04:44
校园本应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乐园,然而校园霸凌的阴影却不时笼罩,让一些孩子的校园生活充满恐惧。仔细观察那些常成为霸凌对象的孩子,会发现他们身上往往存在一些相似特征,而这些特征背后,藏着复杂的霸凌逻辑。
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常常在学校独来独往,成为霸凌者眼中的 “软柿子”。这类孩子不善于主动与他人交流,难以融入集体,朋友寥寥无几。在集体活动中,他们总是默默站在角落,缺乏存在感。霸凌者正是看准了他们孤立无援的处境,认为即便欺负了他们,也不会有朋友挺身而出。比如,班级组织春游,性格内向的明明总是一个人坐在大巴车后排,在活动中也独自玩耍。久而久之,一些调皮的同学开始故意嘲笑他不合群,抢走他的零食,而明明因为没有朋友帮忙,只能默默忍受。这种孤立状态下的孩子,就像置身黑暗中的羔羊,容易被霸凌者盯上。
身体弱小、体弱多病的孩子,由于在力量上处于劣势,也极易成为霸凌目标。霸凌者大多恃强凌弱,在选择对象时,会本能地挑选那些看起来反抗能力弱的孩子。身材瘦小的孩子在面对霸凌者的推搡、殴打时,往往没有还手之力。像在体育课上,身体瘦弱的小刚常被几个强壮的同学故意绊倒,抢走他的篮球,还对他进行言语侮辱。小刚因为身体素质不如对方,每次都只能委屈哭泣,却无力反抗。霸凌者从这种对弱小者的欺负中,获得一种虚假的 “强大感” 和满足感,这便是他们针对这类孩子的霸凌逻辑。
学习成绩过好或很差的孩子,也容易陷入霸凌困境。成绩优异的孩子,因常受老师表扬,易遭部分同学嫉妒。霸凌者会通过孤立、排挤等方式,试图打压他们的 “优越感”。例如,班级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小美,被几个同学故意疏远,还在背后编造谣言说她是 “书呆子”,只会死读书。而成绩差的孩子,则容易被贴上 “笨”“没出息” 的标签,成为霸凌者嘲笑、歧视的对象。他们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会招来哄堂大笑;作业没完成,会被霸凌者故意撕毁作业本。霸凌者通过这种对成绩差孩子的贬低,来凸显自己的 “优势”,满足扭曲的心理需求。
过于忍让、胆小怕事的孩子,面对欺负时总是选择一味退缩,这种态度反而助长了霸凌者的嚣张气焰。霸凌者就像试探底线的 “猎手”,当发现这类孩子不敢反抗时,便会得寸进尺。比如,小强在课间被同学抢走了文具,他虽然心里委屈,但因害怕对方报复,不敢吭声。此后,抢文具的同学变本加厉,不仅经常抢走他的东西,还对他进行言语辱骂和肢体推搡。小强的过度忍让,让霸凌者更加肆无忌惮,形成了恶性循环。
缺乏家庭支持和保护的孩子,心理往往较为脆弱,容易成为霸凌者的目标。家庭中存在家暴、离异、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等情况,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霸凌者能敏锐察觉到这类孩子背后缺少强大的后盾,欺负他们不用担心会有家长强势出头。例如,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小辉,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后,因害怕告诉爷爷奶奶会让他们担心,只能独自承受。霸凌者知道他家里没人撑腰,便频繁对他进行霸凌行为,让小辉的校园生活苦不堪言。
了解这些孩子易成霸凌对象的特征及背后的霸凌逻辑,家长和学校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和保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性格培养,鼓励内向的孩子多参与社交活动;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锻炼,增强体质;正确引导孩子看待学习成绩,避免因成绩问题引发心理落差。学校应加强校园霸凌的预防和治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成长,远离霸凌的阴霾。#创作挑战赛八期##顶端春日创作季##顶端首届AI创作大赛#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