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客户端4小时前
红网时刻新闻5月6日讯(记者 周雨墨)5月来临,距离岳阳市博物馆重新开馆的日子又近了,在即将与观众见面的“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有一件来自唐代的青瓷牛车,很是特别。若你轻轻走近它,或许能听见驿道上牛车与商队交错的喧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青瓷牛车。 青瓷牛车于1998年出土于岳阳经委工地桃花山4号墓,它以完整的形制、细腻的工艺,成为解读唐代贵族生活与丧葬文化的历史物证。 青瓷牛车通长43厘米,牛高13.2厘米,牛身平视前方,四蹄稳健踏地,尾端自然下垂,肌肉线条流畅写实。车体由牛、车篷、车厢、轮、辕、轭等部分组成,各部件保存完好:卷棚式车篷前后端微微上翘,如同一弯新月覆于长方形车厢之上,具遮阳避雨之效;车厢两侧各开两扇直棂窗,前端设六根直棂护栏,后方右侧辟门,窗门设计精巧,仿佛能从中窥见千年前贵族凭窗远眺的闲适场景。双轮直径14厘米,各有11条辐条,由车轴稳固连结,车前双辕与牛颈之轭精准衔接,再现了唐代“服牛驾车”的成熟交通体系。 在唐代,牛车又称“犊车”,是上层社会的主流交通工具,尤其受贵族妇女偏爱。史载当时贵族牛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极尽奢华。 走进岳阳市博物馆,走近这辆“千年犊车”,让我们一起聆听千年前洞庭湖畔舟车辐辏的繁华回响。 目前,湖南正在推进全省博物馆“省市联动”体系建设暨 “湘见万年”文博特展矩阵项目。在此背景下,岳阳市博物馆正在对馆内空间布局与展陈进行全面提质改造,预计将于5月10日开放,推出重磅展览“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 “川迥洞庭开——岳阳历史文化陈列”以历史时间为明线,为你讲述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在岳阳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用“会说话”的文物解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展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史。通过“沉浸式场景+黑科技互动+海量珍宝”,让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潮流相互碰撞,共同编织出一幅别具一格的区域文化发展图景,带你畅游岳阳的“前世今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