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官方账号3小时前
伴随着最后一份年报发布,21家白酒上市公司以超4000亿元的营收、超1600亿元的归母净利为2024年画下句号,与此同时持续增长的表现也为资本市场点了一把火。5月6日,白酒板块以2055.77点收盘上涨1.31%,其中19只白酒股上涨。经过“五一”假期沉淀,白酒板块资本市场表现源自于白酒板块业绩增长的涟漪。
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营收总计增长5.92%、归母净利润总计增长7.01%是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为2024年交出的成绩单。对比往年酒企业绩增速来看,上一财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在穿越周期性调整的过程中,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而透过各大酒企发布的财报不难发现,库存积压仍是当下面对的共同挑战。如今,当缩量市场的到来成为各酒企的共识,未来白酒企业还有哪些尚待挖掘的“新市场”?
放缓的增长比例
伴随着酒企财报悉数发布,白酒赛道2024年发展情况也呼之欲出。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1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4439.65亿元,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0.78亿元。对比2023年白酒行业整体水平,营收同比提升5.92%,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7.01%。
对比近年来水平,2024年白酒行业整体业绩呈现增速放缓趋势。伴随着珍酒李渡在2023年赴港上市,白酒上市企业从此前的20家增长至21家。尽管白酒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但营收增速却呈现缩窄趋势。北京商报记者整理发现,2023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91.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0.65亿元。经粗略计算,近两年21家白酒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从18.77%收窄至5.92%;归母净利增速从19.73%收窄至7.01%。
整体增速收窄的背后,是营收、归母净利下降的企业数量增加所致。北京商报记者统计,21家白酒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下降企业数量由2023年的2家增加至2024年的6家;归母净利下降企业数量由2023年的3家增加至2024年8家。
尽管整体白酒业绩呈现放缓趋势,但百亿俱乐部仍是业绩的主要贡献者。2024年,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以及古井贡酒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97.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9.87亿元。与白酒行业呈现的整体趋势相同,2024年6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与归母净利也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北京商报记者整理发现,2024年6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同比增长8.69%;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90%。对比往年2021—2023年6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呈现双位数增长。其中,2021—2023年6家白酒头部上市企业营收增长分别为17.44%、17.72%、17.94%;归母净利增长分别为16.27%、21.71%、18.98%。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头部企业业绩增速放缓,但占比却在持续提升。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22—2024年6家头部企业营收白酒上市公司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3.94%、83.36%以及85.53%;归母净利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1.77%、91.19%以及92.81%。
酒业营销专家肖竹青指出,白酒行业已进入深度分化期。在酱香、浓香和清香三分天下的白酒市场格局中,清香型白酒代表汾酒正崛起,推动行业开启“茅五汾”时代,打破了以往酱香、浓香主导的高端市场,使三种香型在市场中形成鼎立之势,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拓宽了行业发展路径。
库存仍是核心
白酒赛道业绩增速放缓之下,酒企也面临着存货压力。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梳理各酒企2024年财报数据发现,除牛栏山未披露外,19家白酒上市公司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等项目在内的存货账面余额总计1706.53亿元,其中库存商品总计236.8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存货账面余额超过百亿的酒企共计五家,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以及洋河股份,分别达543.45亿元、182.79亿元、132.76亿元、133.93亿元以及197.57亿元。
国信证券分析指出,2025年上半年,白酒企业仍将以去化库存、出清风险为主要任务,市场供给端的压力或有所减小,降速共识将进一步强化,预计下半年市场基本面将逐步改善。
针对产品库存情况,洋河股份方面表示,从渠道库存的情况看,目前正在积极去库存过程中,库存水平有所降低,也是接下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
对此,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指出,当前渠道库存高企,酒企为缓和渠道压力,有意识地减缓对市场的放货速度,导致存货上升。
作为上游企业,酒企库存压力会从一定程度上反馈到终端市场,形成了库存积压的现实压力。肖竹青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中国酒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购买力不足,在过去几年中,大量渠道代理商和烟酒店等库存消化不及预期,酒业库存像堰塞湖一样难以消化。
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终端市场发现,目前伴随着白酒消费淡季来临,烟酒店以及部分KA卖场酒水消费减少。其中,在宣武门附近的沃尔玛店内,部分白酒类产品生产日期仍停留在2023年。走访过程中,北京商报记者抽样调查发现,习酒窖藏1988生产日期为2022年11月15日;泸州老窖精品头曲D9生产日期为2023年4月25日;品味舍得生产日期为2023年8月10日。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当下处于白酒消费淡季,但终端市场动销不畅的情况早在去年初便已逐步显现。如果说以前的白酒消费市场是在寻找增量市场的基础上保住现有市场,那么当下的白酒消费市场则是在缩量市场中站稳脚跟。
出海能否寻增量?
如今,当国内白酒消费市场受库存积压、动销不畅等问题困扰时,对于白酒企业而言,海外市场或将成为寻找增量市场的又一途径。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年度报告》,2025年是白酒产业进入转型重塑的关键一年,要以国际市场拓展新增量,发力国际蓝海市场。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当前白酒优质产能持续提升,已能满足国内需求,拓展国际市场成为行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在内的多家白酒企业均将征战全球化作为2025年重要战略之一。其中,2025年,茅台计划围绕“六大体系”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具体从市场培育、产品体系、人才团队、渠道建设以及品牌文化等多方面入手;五粮液则将国际市场列为重点目标,提出“五个紧跟”的出海方法论,即紧跟中国经贸“走出去”、紧跟中国企业“走出去”、紧跟中国制造“走出去”、紧跟中国文化“走出去”、紧跟中国餐饮“走出去”;山西汾酒2025年将在国际化战略上进行一系列布局,打造国际化1.0版本,明确了“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目标为“将汾酒打造为全球有影响力的酒类品牌”。
酒水行业研究专家欧阳千里指出,目前许多白酒企业都将出海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加快布局海外市场。一些头部高端白酒企业在海外市场相对占据一定优势,但从行业整体看,白酒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
从深耕国内市场到初步探索海外市场,白酒征战国际市场尚有一段路要走。而在此过程中,如何让白酒传统文化真正伴随着产品“飘香”海外,成为摆在白酒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结合餐酒搭配融入当地消费者生活方式以及借助跨界电商平台成为解题新思路。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张五九表示,酒业可以借船出海,其中中餐在全世界备受关注,中国酒企应当研究酒与中国菜的融合方式,使酒和菜融为一体。此外,中国酒企出海也应当注重风味协调,并了解不同人群的差异。
此外,在蔡学飞看来,以前的“出海”更多的是初级产品外销,且多数集中在传统华人区域。随着酒企不断加大国际化市场投入,并建立起完善的全球分销网络,此轮白酒“出海”是伴随着全球品牌文化推广、品质教育等更为系统性的国际化拓展。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冯若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7100602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