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客户端7小时前
近日,3岁女童脱发眼神呆滞被查出铊中毒一事引发关注。据报道,家属称3岁女儿因不明原因眼神呆滞,无法正常行走,“孩子突然跳不起来,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大把掉”。当地医院怀疑孩子中毒,于是转诊至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被确诊为急性铊中毒。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月9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病例是去年的病例,女童去年已痊愈出院。据其了解,女童是湖南人,常住在山东,去年4月左右出现脱发等症状,到该院门诊就医。
经过相关毒物检测,发现该女童血铊、尿铊值均超标,治疗约一个月后,女童痊愈出院。为查明中毒原因,医院建议家属报警,“通过家属的反馈,警方确定是人为投毒”。至于更多具体情况,因涉及患者隐私,院方无法对外透露。
该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公布此案例是希望进行科普,以便尽早识别中毒症状。
据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公众号消息,铊是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ⅢA族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含量很低,却具有极大毒性,致死量约10~15mg/kg,可以说是元素周期表中毒性最强的元素之一,为强烈的神经毒物。我国将铊及其化合物纳入剧毒化学品名录,一般人接触不到。
铊中毒48小时内被称为潜伏期,会有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以及少见的腹泻,通常在摄入毒物数小时内发生,也可发生心动过速、高血压和胸痛。2天到2周为进展期,四肢如“万针穿刺”、肌肉无力,常被当作吉兰-巴雷综合征;突发脱发(毛囊坏死)是典型标志;手掌和足底红斑样改变,色素沉着过度伴湿疹样皮肤改变;部分病例发生急性肾损伤、肝毒性、贫血等。2-3周后为晚期,视神经萎缩伴视力丧失、运动障碍、言语障碍、智力异常、记忆障碍、焦虑及抑郁等。
据该院介绍,以下途径会让人们接触到这一剧毒物质:
误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例如误食矿区附近的野菜(如荠菜、灰灰菜、蕨菜等容易富集铊)、被污染的井水、河水(工业废水排放可能导致铊污染)等。
另外,职业或工业接触。在高温加工铊盐的生产环境中,毫无防护设备的条件下徒手作业,大量吸入含铊蒸汽。
此外,人为投毒也是接触方式的一种——因其无色无味,容易被混入食物中。
“铊中毒”治疗并不困难,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急性铊中毒患者可完全康复。死亡原因一般与延迟诊断、漏诊、误诊和误治密切相关。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中国新闻周刊、红星新闻、大象新闻、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微信公号)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