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6小时前
食物过敏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虽然不同种族、地域和不同年龄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不同,但估计食物过敏患病率可达总人口的1% ~10% 。我国局部地区儿童食物过敏患病率为3.8 ~7.7%,并且呈现上升趋势。食物过敏发病机制不一表现多样,造成患儿及家长困惑,孩子一直吃的食物查过敏原显示阳性是不是食物过敏?还能不能继续吃?听说食物过敏可以自愈,之前孩子荔枝过敏我们是不是可以试一试?带着这些问题,应急总医院儿科葛丽霞医生将带大家一起了解食物过敏相关知识。
1. 如何定义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接触某种特定食物时出现的由特异免疫反应引起的不良健康影响,也可定义为由食物引起的对人体有害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在接触某种特定的食物时可重复发生。食物过敏可由IgE、非IgE和混合机制介导产生。
2. 发生食物过敏的孩子会出现哪些表现?
皮肤:风团、弥漫性瘙痒、面部潮红、血管性水肿
胃肠道:口腔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上呼吸道:打喷嚏、鼻漏、充血、鼻痒和/或眼痒、结膜充血、流泪、喉梗阻
下呼吸道: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喘息
循环系统:心动过速、低血压、头晕、晕厥、尿失禁
严重过敏反应:快速进展,多系统受累,呼吸或心血管损害会导致休克和死亡。
3.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有何异同?
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都属于食物不良反应,但发生机理不同。近20%的人报道曾发生食物不良反应,然而这些不良反应并不都是食物过敏。 食物不良反应包括两类。免疫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被称为食物过敏,而还有一类食物不良反应并非由免疫介导。非免疫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包括食物不耐受、毒性与非毒性反应。
食物不耐受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如酶的缺乏(乳糖不耐受),机体对化学成分(如生物胺、组胺)产生反应,以及未定义的食物不耐受(如对某些食品添加剂的反应)等等。在临床表现方面,食物不耐受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如腹痛、腹胀、腹泻;而食物过敏的免疫反应除累及消化道外,还涉及皮肤、呼吸道、心血管等,严重时可致儿童生长迟缓,甚至严重过敏反应。
4. 总IgE和过敏原sIgE是否可以诊断食物过敏?
总IgE不能作为诊断食物过敏的指标,sIgE在诊断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上有明确的价值,虽然sIgE水平越高,发生过敏的可能性越大,但阳性不能单独作为确诊食物过敏的指标,需要医生结合明确的食物过敏病史综合分析判断。
5. 食物特异性IgG检测是否可诊断食物过敏?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特异性IgG和特异性IgG4检测作为食物过敏的诊断依据。
6. 皮肤点刺试验是否可以诊断食物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是一种变应原皮肤试验,主要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使用商品化试剂或新鲜食物)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观察20分钟,看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具有较高阴性预测值,可辅助用于排除IgE介导食物过敏,,但阳性不能单独作为确诊食物过敏的指标,需要医生结合食物过敏病史相进行分析判断。
7.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是诊断食物过敏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吗?
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是诊断食物过敏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但是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需要充分告知患者行OFC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且需要在有医疗抢救设备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OFC临床应用于以下情况:(1)确诊食物过敏。(2)确定食物过敏的阈值。(3)判定患儿是否脱敏或耐受。(4)添加高敏辅食,或者为广泛扩大避食的患儿,增加饮食种类。(5)评估交叉反应性食物耐受。(6)排除慢性疾病患儿(如特应性皮炎或过敏性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对食物过敏的可能。
8. 食物过敏是否会自愈?
IgE介导的牛奶、鸡蛋、大豆、小麦等过敏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耐受,甚至完全耐受; 花生、坚果类过敏往往持续到成人。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容易更早出现耐受。特别提醒如果既往孩子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千万不要自行试吃,一定要到食物过敏专业门诊进行评估。
9. 哪些情况需要紧急就医?
严重食物过敏反应可能出现在孩子进食几分钟-数小时内。如果进食致敏食物后,孩子出现全身瘙痒、风团或红疹、口唇颜面水肿、喉咙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咳嗽、喘息,伴有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或困难、头晕头痛等多系统表现时,必须第一时间到医院紧急就医,避免发生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
食物过敏患病率具有年龄特异性,婴幼儿患病率更高。很多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食物耐受,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处于持续过敏状态。正确诊断食物过敏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指导合理避食,确保饮食安全。同时也避免患儿因盲目避食造成营养障碍的风险。
【医生名片】
葛丽霞,应急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硕士。2002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19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2008年于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进修学习,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疾病诊治和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承担小儿哮喘专科门诊工作。擅长儿童哮喘、过敏性疾病,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主持院级课题2项,参加编写《儿童哮喘问答》。
来源:儿科
作者:葛丽霞
审核:刘丽利
编辑:莫鹏
监制:彭雪征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