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客户端12小时前
农历四月十五,是民间俗称的“正阳帝君圣诞”。在这一年一度的节日里,旧时苏皖及江南一带的乡村巷陌多有庆祝。老人常念叨着“供猪头,福自来”,信与不信,全当图个心安理得,也借节气求一份家门顺遂。正阳帝君,也叫钟离权、汉钟离,是八仙之一,在众多神仙里,他是一位豪爽有趣的“老仙人”:袒露胸膛,手摇蒲扇,仪态温和,进得庙里,香火不断,庙门口常年红联,“正阳庇佑,子孙兴旺”。
追溯历史,正阳帝君可不是虚设,他是东汉咸阳人,曾随大军东征,兵败退隐终南山,传说中得东华帝君真诀,专研修养之道,创立内丹学说。道教北派尊他为第二祖,民间也多把他视作护佑平安、驱邪避灾的守护神。每逢这天,祈康寿、盼家旺,新鲜供品、丰美佳肴、热闹祭拜,饭桌上有道道讲究。碗筷起落之间,是一家人不变的希冀:平安如意,五谷丰登。
你家有这些老讲究吗?你的家乡如何庆祝正阳帝君圣诞?
在八仙阵队里,钟离权是个有趣的角色:头梳髽髻,长髯入腹,手里蒲扇一挥,能点活死人、调气生息。他大起大落,跌宕一生。兵败时曾被困隘口,传说他大叫一声,山崩地裂得以逃生,后来专心修炼,终南与羊角山都留下了钟离权的足迹。登仙之后,他四处点化有缘人,留下不少“救人一命”的故事。传说中他最擅长“点化凡尘”,有人遇难、病人求救,只要遇到钟离先生,哪怕只是他拂袖一扇,再难的关口都能脱困。
百姓敬仰的背后,钟离权也常下凡巡游,帮贫济困。他收过徒弟蓝采和,蓝采和常在市井行走,行头奇特,唱板拍板边谣边歌,说的都是劝善念亲的家常理。一桩桩,一个个,各地流传的正阳逸事,为这位豪放的仙人添了许多人情的底色——神明亦亲近,像极了村头的老邻居。
别小看这些传说,本地老人常说:“供养正阳帝君,门前走旺路。”所谓旺路,不只是路通人旺、家兴业旺,也图个心底平顺。一些古庙遗存门联有言:“扇拨生风除疾苦,权开正路护安康。”这几句话,在春末夏初的夜风里,既是祈愿也是守望。
三大老传统,细节里的民俗温度
一件老事,传续千年,总有属于里的温度。
——庙前煮猪头
“供猪头,福自来”,并非虚言。过去条件有限,猪头是家中最大气的祭品,取其全、取其贵。供桌摆上猪头,寓意五福临门、合家顺心。“头”代表着万事有头有脑,把握大方向。用猪头祭供,寓望家人健康、子孙孝顺。正阳帝君圣诞这天,家家户户煮猪头,洁净上桌,烛火映照,香气氤氲,恭恭敬敬祭拜后,一家人趁热分食,讲究嘴里有肉,年中哄顺。顺畅吃到嘴,来年路也顺。
——吃“福糕”又叫“仙糕”
正阳帝君生日,也有“糕点上桌,步步高升”的讲究。家常蒸制的米糕、糯米糕、发糕摆成一盘,软糯蓬松,甜中带淡。用红枣、豆沙点缀,象征着日子红火、甜甜美美。小孩子最爱趁热吃糕,大人说一声“吃了步步高,学业事事都顺”,像咒语也像期许。
——正阳素斋与五谷丰饭
这天讲究素斋,也叫“净口”。一锅新米饭,配时蔬若干:青椒豆腐、清炒苦瓜、萝卜丝、香菇烧干。寓意求一个清净平和。老家人说,这样的素斋,让嘴巴“除杂念”,让心思稳当些。丰饭五谷则代表五路招财,口福不断,年年无荒。
正阳帝君不仅在八仙故事中占一席之地,也与古代理发、点化和内丹修炼有关。明清笔记多记载钟离权化解凡尘小事的故事,像成都“理发奇案”——钟离权素常云游,一次理发却让头发生长循环不止,终被坊间传为神迹。又如八仙过海时,钟离权以纸驴渡水,不走寻常路,这个“自有妙法”的梗,也被后世用来调侃遇事灵活照应。另外,有的家族将正阳帝君定位家宅保护神,会在祠堂或院落设牌供奉。
民俗禁忌 | 供桌有序,家门敞亮
过节讲究仪式感,也讲究规矩。这几条老话,如今听来还有道理。
三吃:猪头、福糕、素斋必吃
寓意吃得有福,不缺主粮,有进有出,吉祥满桌。
两忌:忌空手上供,忌大声喧哗
空手上供,被视为“不敬”,哪怕是自家之事,供桌前都要有象征心意的小物:一朵小花、一碟水果、几颗糖,都行。
忌大声喧哗。老传统里,正阳帝君是守门护家的神,供奉时若大吵大闹,容易坏了家的气场。饭桌聊天,也要温声细语,守一份平和。
做这些,不只是因袭旧俗,那是对生活的敬重,对家的重视。人人守规矩,家和事顺。
四月十五的这一口热饭,是对祖辈的绵延怀念,也是现代人内心的一道“护身符”。节日的意义,也许并不全在神明降福,更在每一个认真生活、相互守护的家人。
守正阳帝君圣诞,守的是年年岁岁不倒的烟火气。煮一口猪头肉、蒸一锅甜糕、炊一盅五谷饭。祝福就在盛饭盛菜的一举一动中。你会发现——
“最温柔的幸福,不过是一家人在一起,饭桌有笑有香。”
老传统不是束缚,是家的路标。只要有人记得,就有福气在那里等着你。
祝你人顺安、饭顺口、事顺心。等你留言,说说你家的老规矩、老味道。#创作挑战赛八期#
奔流新闻线索报料方式
热线:13893646444(微信同号)
拍客:benliunews@163.com